派出所长因“吹牛”被免职有何警示?
据7月21日《华西都市报》消息 7月8日晚,网友发布微博称,射洪瞿河派出所所长在一段录音中自曝赌博一晚输掉4000元,自称有多处房产,价值不菲,参与经商。经县纪委县公安局联合调查组调查,瞿河派出所所长涉腐涉赌没有直接证据,但其“吹牛”的言行给公安系统造成了恶劣影响,射洪县公安局决定免除瞿河派出所长覃德刚职务。
在中央高调反腐的形势下,居然有人自吹自擂,把稻草说成是金条,本想用自己的“显赫”身世炫耀与人,结果被人公之于众,受到地方纪委的调查而被免职。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吹牛”事件?能当成谈资一笑了之?其中折射的深层次问题对我们有何警示?
据当事人说:“当时就是为了解决一些家庭亲属纠纷,在堂妹面前显示自己混得好,就嘴快、吹牛,没有想到造成这么恶劣的影响”。为啥作为一个派出所所长会有如此的想法和心态?这反映了一种公权力的自我优越感,或许在老百姓的身边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现实”状况,一旦有了公权力,大肆置办家产,直接插手项目,在老百姓面前以权压法,先声夺人。因此,作为公权部门要高度警惕,不能让公权出现“跑冒滴漏”。
虽然,经联合调查组调查,并未发现相关事实和证据,但射洪县公安局还是决定免去其派出所所长职务。原因不在于情况是否属实,关键在于其“吹牛”的言行给公安系统造成了恶劣影响。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地方各级部门都在严肃整顿党风政风,这种公然“抹黑”,自我炫耀的“吹牛”之风应该严刹,这是一种严格的作风要求和思想上的防微杜渐。
派出所长因“吹牛”被免职,教训深刻,发人深省。它警示我们,作为公权拥有者首先要做到谨小慎微,实事求是,切忌被公权力的光环所迷惑,更不能以此作为炫耀资本。作为监管部门要完善好制度笼子,及时发现各种权利出笼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关博文:http://comment.scol.com.cn/html/2013/07/011008_1134958.shtml)
推荐阅读:
>>>姜文两封“情书”,妙用十大典故 >>>“师生斗智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娱乐圈二十位明星书画真迹大曝光 >>>高中女生寝室那些“私密事儿”
>>>盘点从清华大学走出来的十大明星 >>>娱乐圈最知名最成功的十大“肄业生”
>>>双语:百句美到窒息的中外爱情诗 >>>十副英语对联,新颖工整给力
>>>盘点同在娱乐圈“打天下”的10对亲兄妹
>>>央视兔年春晚六位主持人学历揭秘
>>>三十而栗,四十而不获 >>> 娱乐圈十个最臭名昭著“陈世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