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有海,字百川,男,汉族,1892年12月26日生,奉天省奉化(梨树)县俭富村人(今铁西区平西乡)。
1919年,毕业于奉天医科专门学校(盛京医科大学)第二期。曾先后在沈阳盛京施医院、哈尔滨东北防疫总处、铁岭基督教施医院任医师、防疫官。1917年,通辽鼠疫流行,被东北当局再次任命他为通辽防疫官,主持鼠疫防治工作。在此期间,兼任奉军驻通辽部队中校衔军医处长。二十年代后期到通辽四铁路医院任医师、院长,也曾个人开业行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开原基督教设立的仁爱医院聘为医师。1938年定居四平,开设正则医院。四平街市医师公会
会长祁润田。
程有海以其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医德,在患者和个体诊所的医生中间享有较高的声望。1941年,外籍传教士约百人均集中于四平天主教,外国传教士要求日伪警宪当局允许他们请程有海为专门医生。程有海却被日伪特务机关列入“要视察人”黑名单,被秘密监视,程有海深感不满,激发自己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被推选为四平市医师公会会长,成为医药卫生界的代表人物。1946年“一战四平”之后,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倾向共产党的和平、民主、不打内战的主张,并和东北民主联军驻四平部队的首长时有来往。4月初,四平市民主政府为阻止国民党军队进攻四平,特组成“四平各界人民请愿代表团”,拟赴滞留在沈阳的军事调停小组呼吁和平谈判,制止蒋军北犯。程有海被推举为和平请愿代表团成员之一。后因战事已开,代表团未能成行。1946年4月至5月,四平保卫战进行期间,程有海积极参与抢救民主联军伤员工作,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尽“救死扶伤”的医生职责。民主联军有关首长和卫生部门的负责人曾一再向程有海表示感谢。
国民党统治四平期间,程有海仍兼任医师公会会长职务。他处处维护个人开业医生的利益,遇事主持公道,反对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他的同学杨××,时任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卫生科长,杨某以各种借口向私人诊所勒素钱款,并要求程有海的正则医院带头或以会长身份配合工作。程有海对于不合理的摊派拒不付款,并多次与杨发生顶撞,指责杨×ד学医的,却不为医生着想。”1947年,杨离职时对程有海也颇有微词:“老同学不够意思”。
1948年3月13日,四平重告解放后,程有海积极协助政府卫生部门组织个体开业医生参加爱国卫生防疫治病工作,在当时四平市还未组建公立医院的情况下个体开业的医护人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辽沈战役前夕,解放军积极筹措前线必需的医药用品,程有海将自己储存的数十箱医疗器材、药品、卫生材料及救护用品无偿地捐献给部队,足足装了胶轮大马车一车有余。
1949年,辽西省政府决定对开业医生进行考试、考核,发放新的营业执照。为迎接这次考试程有海以四平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的名义,举办三个月的全市医务人员培训班,由程有海和其他有经验的医师担任主讲人,不收取任何费用。后来,市卫协将这种普遍提高医术的办法改为完全业余学习,每周三次,每次二个小时,一直坚持到
1955年。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和领导个体开业医参加政治运动和各项学习活动,个人带头捐献一万元(旧人民币),影响和推动医药卫生界完成捐献飞机大炮的任务以及为过往四平的志愿军伤员换药、包扎、救护等项工作任务。
1956年,程有海积极倡导将全市八个门诊部、五个乡诊所的约300多名个体医护人员联合起来,走医疗合作化道路。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四平市中西医联合医院,他被选为院长。1959年6月1日,中西医联合医院转为全民所有制,改称四平市第二人民医院,程有海仍担任院长职务。由于他在医学上有较深的造诣,政治上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他先后被选为四平市卫生协会副会长、四平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四平市医学会副理事长、四平市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四平市一、ニ、三届人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平市委员会副主席、吉林省政协委员等职。
程有海爱书嗜茶。每有医学、药学新著面世,他必购而读之,深入研究,一边品著,一边摘记,往往深夜不眠。他说:“学无止境、医术必须精益求精。”他在医德方面更是严以律已,经常嘱咐他的学医从医的儿女和子媳们,要对平民患者给以特别的爱心,他说:“有钱人家患了病,可以去外地,去大医院,而无钱的老百姓却没有这个条件。”程有海在这种职业道德的观念影响下,从开设私人诊所起,就常有施医舍药之举。对某些穷困患者虽然也记“欠账”,但从不派人讨要,有钱则给,无钱则罢,许多“欠账”也都不了了之。他在政治上关心子女的思想进步,四个儿子都是中共党员
。程氏家族堪称“医务世家”,除四子程威远是石油战线高级工程师外,长子程志远,次子程明远,三子程鹏远皆是著名医生,子媳4人也都是医务工作者。
晚年,程有海患食道癌,手术后不久,被造反组织扣上“国民党大特务”“反动学术权威”等莫须有的罪名,被关进“牛棚”横加肉体推残,残酷斗争,于1968年11月7日迫害致死,终年76岁,子女受到株连,家庭财物被抄。
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和“揭批査”运动,四平市革委会决定对程有海冤案予以平反昭雪,并于1979年春在市委礼堂举行追悼会,省、市政协等单位送了花圈,市革委会领导人邹群、项文及全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近千人参加了追悼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