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军事重镇四平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一次防御战役。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国共双方先后调动了大量兵力,在四平展开了四次大战役。
四平解放战(一战):1946年3月17日4时东北民主联军发起总攻(城),激战10小时,战斗结東,四平宣告解放。
四平保卫战(二战):国民党为夺回失守的军事要地,1946年4月16日至5月18日,四平城保卫战展开。历时33天,5月18日夜东北民主联军守城部队主动撤退。5月19日,国民党军队占领四平。
四平攻坚故(三战):1947年6月14日20时、东北民主联军发起总攻(攻城战斗),至6月30日拂晓,攻城部队撤出战斗,历时6昼夜。此战,道里全部解放;道东腰站南、南一纬南等地全部解放。因敌援军赶到,四平城未能全克。
四平收复战(四战):1948年3月12日拂晓,东北民主联军攻城部队进入阵地,7时50分向四平城发起总攻。历时23小时,3月13日7时许战斗结東、四平全城解放。
在这几次战役中,双方共投入兵力40万人,累计战斗52天,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四战四平又以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作战时间长、投入兵力多、伤亡数量大而著称于世。四平战役不仅解放了四平,对全国解放也具有重大意义,整个四平战役,东北民主联军伤亡3万余人,击毙击伤敌人5万余人,英雄们用年轻的生命赋予四平这座城市以"英雄城"的美誉。
四平烈士陵园,陵园占地20余万平方米,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革命公墓,1974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四平烈士陵园。纪念碑后面是无名烈士墓,安葬着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战四平英勇牺牲的一万多名烈士,该无名烈士墓是国内最大的烈士合葬墓之一。无名墓的墓铭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四平攻坚战主要指挥人---洪学智提写,无名墓四周由四个呈方队形的208座有名的烈士墓,无名墓与有名墓呈花盆状,寓意为陶铸的著名诗章:"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留红土亦香。"同时,陵园内还辟有四平英烈事迹展览馆。规划待建中的还有四战四平万名烈士英铭录碑廊、马仁兴雕像等项工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