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状,氏名马鳯林,右者在本校优一年级考查皆勤成绩优良殊堪嘉尚除须赏品外核行发给奖状以资鼓励此状。
梨树县山门村公立国民优级学校
范惠楼 (个人章)
康德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学校印)
康德九年即是公元1942年,属于日伪时期的学校奖状。 教育发展简史是这样的,中华民国初期,学校延用清朝的八年学制,高四初四,仍属县立。至民国十一年(1922)十一月,北洋总统令学制改为高小二年、初小四年。民国十三年学校更名为县立、村立。东北沦陷时,学校处于停课状态。1933年4月学校重新开课,这一时期的学制延用民国的"四·二"分段,实行春季始业。康德五年(1938年),改称国民学校。教学内容以贯穿"王道乐土、日满一德一心、同文同种、大东亚共荣、忠孝仁爱"为宗旨。国高就是当时的高中,全称是“国立高级中学”这个“国”是指日本人扶持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当日本投降后,“国高”就不存在了。“公立国民优级学校”。
1946年1月,县立街两级校,后于1947年3月更名为县立完全小学校。1949年至1956年以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借助苏联的教育观念,对原有学校进行了改造。1951年末,根据中央政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精神,学校开始实行五年一贯制,秋季始业。1953年12月,按照中央政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学校暂停五年一贯制的推行,学制仍延用"四·二"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