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随着日本的投降,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斗争成为主要斗争。
抢占东北,接收东北,早就被他列为“国·民革命最大的目标和最迫切的工作”,从10月份开始,国·民党加紧了对东北的抢占步伐。蒋·介·石命令杜聿明“一定要打出关东”“可以两个军先从山海关打出去,”以歼灭进入东北地区的中共军队,抢占东北。至此,国共两党实施军事占领东北的斗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面对如此形势,中共·中·央和东·北局一方面加强在军事力量上同国民党争夺东北,另一方面注重在占领区域内接收政权,抓好建党建政等工作,依靠群众和地方干部开辟根据地。
梨树县紧邻四平,四平是东北铁路交通的枢纽和战略要地。中共·中·央东北局在东·北建立后,对四平这一地区十分重视,先后向四平派200余名干部开辟工作。10月4日,在四平建立了中共辽北省委工委和辽北军区,李海涛任省工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顾卓新任副书记,倪志亮任军区司·令员,朱子休任副司·令·员。
1945年11月3日,东北局将辽北省工委改为辽北省委,郭述申任书记,李海涛、顾卓新任副书记。11月5日,辽北省政府成立,阎宝航任主·席(未到职),栗又文任副主·席,主持工作。辽北省委、省政府和辽北省军区下辖3个地委、专员公署、军分区和1个市委、市大队。(四平市、通辽、双辽、梨树、早图、开原、西丰、东丰、北丰、海龙、长岭、科尔沁左翼前、中、后旗、科尔沁右翼前、中、后旗、库伦旗、扎鲁特旗1市10县8旗)。
辽北一地委(辽源)、专员公署、军分区:辖辽源、双山、长岭、通辽和科左中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薛少卿,专员赵北克,军分区司令员于文清。
辽北二地委(怀德)、专员公署、军分区:辖怀德、梨树、农安、昌图,地委副书记兼专署专员张烈,军分区副司令员钟明锋。
辽北三地委(西安)、专员公署、军分区:辖西安、西丰、开原、东丰、海龙,地委负责人霍明兼军分区政委,专员杜者衡,军分区司令员伍坤山。
四平市委书记魏兆麟,四平市大队副大队长刘一民。辽北一、二、三地委和专员公署、军分区还在辖区各县市,分别组建了县(市)委、县(市)民主政府和县(市)大队。四平市曾为中共、国民党两个辽北省府驻地。

两次出任辽北省主席的——阎宝航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
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成立于1945年9月上旬,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在重庆宣布任命刘翰东为辽北省政府主·席,将在四平市主持组建辽北省政府机关,随后在重庆四德村成立了辽北省政府筹备处,开始策划接收工作。1946年1月,辽北省政府在四平市组建有150名官职人员的省政府机关和以省政府委员李充国兼代市长的四平市政府机关,辽北省政府下设单位有秘书处、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建设厅、会计处、警务处、社会处。并根据东北行营制定的《东北各省省政府暂行组织大纲》的规定,辽北省政府于1946年11月5日颁发《辽北省政府合团办公分层负责办事细则》,确定了省政府设置的行政机构及职掌。
当时,除四平市外,辽北省版图上的各县、旗均已由共产党组建了人民民主政权。刘翰东极力推进各县、旗的接收工作,并向梨树、开原、昌图等县派去县长,但接收工作一事无成。其他各县、旗,连县、旗长也无法到任。
1946年3月13日,中共西满分局和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调集军队1万余人,于3月17日攻克四平市,毙国军500余人,俘获辽北省国民政府主·席刘翰东及政府各厅、处官职人员150余人,还俘获辽北省警察总队副总队长张楷以下官兵3000余人,辽北省政府瓦解。3月2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刘翰东、徐鼐等辽北省政府要员14人释放回长春。
1946年3月27日刘翰东等人飞赴锦州,随即着令警务处长王泰兴率领部分人员赴沈阳建立辽北省政府办事处,并随国军主力北进开原、昌图。同年5月19日,国民党等主力进占四平。翌日,刘翰东率领在沈阳待命的官员进驻四平,辽北省政府恢复办公。1948年3月13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四平市,国民党辽北省政府随之灭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