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古希腊雕塑相比毫不逊色!宋代人物雕塑精品,让你一次看个够

(2022-05-14 20:53:56)
标签:

历史

美术

人文

文化

艺术

看过我以前文章的同学都知道。我一直在吐槽中国的人物画不写实。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我说的是人物画,没有说人物雕塑。

按道理来说,人物雕塑如果能做到写实、准确、逼真,那么绘画也应该会受到影响啊?可中国的绘画和雕塑偏偏不是这样。

比如说宋朝,我们哪怕是拿宋朝画的最好的人物画来看,它的人物造型、比例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宋朝的雕塑就不一样了,它的写实程度完全和绘画不是在一个量级的。

我在前面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时就说过,中国的人物雕塑(主要是佛像、罗汉、僧侣、仕女以及天女像)受到了天竺的健陀罗艺术以及西域传来的罗马,希腊雕塑的影响。那时候的人像雕塑,就已经比较写实了。

到了唐朝更加有了进步,而且还加入了大唐的恢宏大气。

到了宋朝,虽然雕塑缺乏了隋唐时期的宏伟规模和奔放气势,在写实手法的精雕细刻上却有所发展。

而且由于宗教艺术进一步世俗化,神佛塑像中理想化成分明显减弱,现实性生活气息则大大增强,特别有的菩萨、罗汉、侍者像几乎是现实生活人物的写照。

正所谓无图无真相,接下来一笑就带你来看一些宋代雕塑中的精品:

 


山东灵岩寺罗汉

灵岩寺在山东长清县泰山西北麓,寺内千佛殿有彩塑罗汉40尊。

这40尊罗汉没有所谓的“宝相庄严”,也没有夸张的神通展示,看起来就像一个个普通的僧人。

而且他们形态各异,各自的动作姿态毫无雷同之处。仔细观察的话,你还能从形貌上看出他们的不同阅历以及性格特征,甚至还可以通过他们的形体神态感受到他们的内心OS。

这是宋代禅学在艺术上的表现,“人人皆有佛性”,只要一念向善,谁都可以是罗汉。

太原晋祠侍女像彩塑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西南,本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唐叔虞的祠堂,北宋时又追加供奉唐叔虞的母亲邑姜,建了一座圣母殿。

在圣母殿中,有圣母及42个侍从像,其中侍女彩塑33尊。

这些彩塑侍女手持日常用品,各守职事。她们造型优美多姿,面部表情细腻丰富,眉眼之间似有秋波流,端庄娇俏,楚楚动人,仿佛是真人被定格了一般,灵动自然,毫不呆板,显示出塑造匠人的高超技艺。

 

四川大足石窟造像

四川大足石窟造像有数十处,连绵近一公里,共计六千多尊石刻。

其中第125号龛的北宋"数珠手观音"被称为"北山石刻之冠"。

本来观音是"一切庄严,身放种种奇特光明",但在宋代刻工手下,这位站在莲花上的观音身姿曼妙,华冠佩饰精美,舞带迎风飘扬,却有一种迷人的女性魅力,因此当地人俗称其为"媚态观音"。

还有第18号摩崖"地狱变相"中有一个手掀鸡笼正在放养鸡雏的农妇形象,她衣着朴素,表情和蔼,使人忘却了这是在搞宗教宣传,完全是民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些宣传佛教的变相中,还有大量的世俗人物形象及生活情节,都极为真实动人,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达到了极其出色的水平。

 

除了上面介绍的以外,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宋代同期雕塑精品还有正定隆兴寺大悲阁22米高铜铸大悲菩萨像(北宋)、蓟县独乐寺16米高观音泥塑(辽)、山西大同下华岩寺薄伽教藏殿中的佛、菩萨等二十九尊塑像、善化寺大殿中的塑像“二十四天”(辽金)、杭州飞来峰临溪崖壁上的布袋和尚和十八罗汉像等等。

这些雕像都反映了当时市民的审美趣味,融入了民间工匠对现实生活的爱憎,显示了民间工匠的艺术才能。


https://p9.toutiaoimg.com/origin/pgc-image/7b554b83bedc42ddb834353c040193d8?from=p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