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人生》之十二

(2015-02-03 06:30:00)
标签:

佛教

教育

达照法师

《快乐人生》

分类: 如是我聞

《快乐人生》之十二



  中篇     转苦为乐,助人最乐

 

  第四章    快乐的秘诀

 

   其实快乐是有秘诀的。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讲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既然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有很多共通点,那么这些共通点我们能否去创造,去获得呢?

  另外,美国有一位作家叫玛西西莫夫,她写了一本书,叫《快乐人生七步骤》。这本书通过对一千多人的调查,最后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快乐是有条件的。我们对照玛西西莫夫提出的快乐的要点来看,这里面总共有七条,也就是说,你想要在这一期的生命中获得幸福快乐,就必须要认识到这七个步骤。实际上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快乐人生的这些秘诀。

 

  第一节    自信是快乐的第一秘诀

  快乐的第一秘诀,是要认识到自己有获得快乐的能力,也就是要有自信,一定要相信自己未来的人生是快乐的。

  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环境、遭遇都很相似,有些人会感觉很痛苦,而有些人却觉得很满意。能不能获得快乐,取决于个人的素质,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本身都具足的一种快乐的能力。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能够快乐,就永远快乐不了。所以,快乐的秘诀,第一就是自信。

  这位作家告诉我们,想获得快乐的人生,第一步就要相信自己有获得快乐的能力。我们想家庭和睦,就要相信自己有让家庭和睦的能力;我们想身体健康,就要相信自己有让身体健康的能力;我们想发财,就要相信自己能够发财;我们想要有地位,想让别人尊重,那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获得大家的尊重。至于什么是真正快乐的源泉,我们先不去思考。

  所以自信是获得快乐的第一要诀。一个人不相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他永远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了,他也不会快乐,因为他不相信,会觉得像做梦一样难以置信。很多时候,在同样的条件下,能否获得成功,就看我们自信的程度有多深远。当我们有强烈的自信,我们的力量开发出来,结果就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样。

  佛法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我们学佛第一步是要信佛,但信佛不是简单地相信佛陀,而是具足“三信”: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佛法。第一就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成就佛陀的功德、慈悲、智慧、能力,相信自己跟一切诸佛菩萨在本质上无二无别,这个自信是一定要有的。第二是信师,相信老师。我们皈依三宝,以三宝为老师,佛是我们的老师,他是过来人,觉悟了生命的真相。佛所说的法是他觉悟的经验,也是客观的事实,所以第三是信法。这“三信”对任何一个学佛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在学佛路上,两种心态是最大的障碍:第一种是自卑,第二种是自傲。

  自卑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它是障碍我们成就的一个“拦路虎”。

  释迦佛的弟子,有一位叫周利槃陀伽,一个四句话的偈子,前文念了忘后文,后文念了忘前文,什么都记不住。佛陀就让他只念一句“扫尘除垢”,每天一边扫地一边念诵,扫到最后,他把心地的尘垢全部扫干净了,证阿罗汉果。在中国历史上,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没有上过学,他一听《金刚经》就开悟了。

  学佛的人要相信:自己能够具足佛菩萨一样的能力,人人都有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每个人的真心跟诸佛菩萨、罗汉,甚或天人、阿修罗以及三恶道众生的真心都是平等不二的。我们坐在这里,虽然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但是大家能看到台上、能听到声音的性能、功能,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的佛性。至于这个功能怎么用,就看我们怎么去开发。所以佛陀就直接告诉我们:人人都能成佛。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份、学识、经历如何,成佛的心性或者说获得快乐的能力已经在我们的心里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了,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它处理圆满;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那就会离快乐越来越远。这是快乐的第一个秘诀——相信自己一定能获得快乐。

  自傲就是觉得自己很不得了。实际上即使是成就等觉菩萨,离佛也还差一等;一般的罗汉或者是权位的菩萨,那就相差更远。世间的一切财色、名利、能力、知识、学问,在佛菩萨面前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在这一期的生命中,无有一丝一毫是值得我们自傲的。一个人,当他觉得自己值得骄傲了,他的生命就到尽头了,他就不会再发展,就没有空间了。所以我们想学习佛法,想获得快乐,无论别人说我们做得多么成功,我们内心要知道,自己还没有成就像佛那样圆满的智慧、慈悲、福德、能力,我们还差得很远,所以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傲慢。

  自卑和自傲是两个严重的障碍,但是自信跟谦虚又是获得快乐必需的要点。

  我们要相信自己有成佛的能力,有获得快乐的能力,有成就世间福德、智慧、健康、长寿、善终这五福的能力。一定要相信自己未来的人生能使所有人都受益,每一位众生不会因为我们而受到伤害,只会因为我们而成就智慧,解除烦恼,这份自信就是发心。

  我们信佛的第一个阶段,是向佛要东西。我们拜佛拜下去,向佛要什么?要福德,要智慧,福慧两足尊。大家正月到寺院里拜佛,烧头香,人山人海,讨个彩,就是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平安健康。

  第二个阶段,是向自己要东西。大家学佛以后就知道,其实佛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让生命走向圆满的道路,这条路走不走是我们自己的事。佛菩萨再慈悲,再肯保佑你,也要遵循因果的规则。我们不行善积德,去佛菩萨那里求保佑,佛菩萨保佑我们什么呢?难道是让我们有了地位去欺负别人,有了能力去伤害别人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二个阶段我们要懂得,信佛以后是要对自己有要求,要按照佛菩萨说的去做。

  第三个阶段,是替佛弘法。当自己修学佛法有受用了,才真正知道佛的慈悲、佛的智慧,而九法界的任何一位众生都需要这种慈悲和智慧。我们自身得到了受用,一定不能忘记感恩佛陀的教法,所以代佛说法,以身作则,帮助众生走上解脱的道路。

  这是信佛的过程,从浅入深。如果没有自信,那么我们自己修学佛法的道路上充满了烦恼和痛苦,更别提利益他人了。

  自信很重要,谦虚也很重要。“满招损,谦受益。”谦虚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我们要向他学习。自信和谦虚是学佛路上的两大通道。有些人东奔西跑去亲近善知识,去拜访高僧大德,到处拜;拜到最后,他不是从高僧大德那里学到了佛法,而是拜出了一大堆傲慢,看到普通的师父就说他哪个高僧都见过。这样的人很多,他实际上是在增长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吹牛的本钱,没有真正地学习佛法。

  谦虚跟自卑非常像,有些人分辨不清楚。自卑是把自己看扁了,把自己看成没有用了,扶不起来了。谦虚是让自己心胸宽阔,能够包容和学习,是让自己站起来,所以谦虚是一条通道,通往快乐的通道。

  自信跟自傲也很像。自傲是把自己看得太大了,膨胀得容不下别人,天下唯有他自己,所以他没有道路,前面已经被他堵住了;而自信是天地宽阔。有句不好听的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这个地方不行,在别的地方行,只要有本事,到哪里都需要,这就是我们的自信。每一个人都有一分别人用得着他的地方。一个有自信的人,不会是一个傲慢的人。

  所以快乐的第一个条件一定是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自己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