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人生》之十三

(2015-02-06 06:30:00)
标签:

佛教

教育

达照法师

《快乐人生》

分类: 如是我聞

《快乐人生》之十三

 

  第二节    树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快乐的第二个秘诀是树立目标。

  快乐并不会像天上掉馅饼那样,我们躺在那里,它就掉到我们嘴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件好事不是需要通过努力来获得的。假如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快乐,那么我们要小心,说不定就是陷阱,贪图便宜,很容易上当。

  信佛的人,可以分为信众和佛弟子。普通的信众,只是烧香拜佛,没有皈依;正式皈依后,称为三宝弟子,是要从师学习的,这才叫佛弟子。

  皈依三宝,“皈”就是归宿,“依”就是依靠,归宿是指人生的归宿、生命的归宿,生命的归宿是我们究竟的目标。我们大到成佛度一切众生,小到中午想吃什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是能让我们快乐的。一般来说,我们人生既需要树立一个长期不变的目标,还需要树立一个短期的目标。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长期不变的目标就是要成佛。不想成佛的佛弟子一定不是好的佛弟子。有些人说,我的福报不够,善根很浅,我来生能保持人身或者我能够解脱就算了。这都不是好的佛弟子,好的佛弟子就应该发起成佛、度一切众生的心。

  所有皈依的佛弟子都念过“四弘誓愿”: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要想到我有能力使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也包括自己;第二句“烦恼无尽誓愿断”,就是发誓一定要断除自己的一切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习一切法门,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只要对自己对他人有帮助的、有好处的,我都尽量要学习;最后“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我们真正的目标、长远的目标,是我们生命的方向。

  这个方向定在那里,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并不重要。这一生是不是马上就圆满成佛了?能成佛最好,不能成佛来生继续修行。明确了生命的方向,平常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不至于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就算死亡现前,我们也知道下一期生命还要继续努力,要走成佛的路。而生命没有方向感的人,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不知道往哪里钻,钻到哪里都是碰壁。所以,树立目标是我们获得快乐、稳定身心、把握方向的要点。

  大的目标,我们可以树立得远一点,最好在死亡之前都实现不了,这样在临终时不会迷茫。对于一般的凡夫,如果在死亡之前目标实现了,死亡时还是会茫然。有一位科学家,他一辈子研究科学,不相信宗教,也做得非常成功。他对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非常满意,但在临死之前病苦交加,心灵无处安顿。他非常神秘地问了护士一句话:“上帝会不会原谅我?”他活着的时候,已经实现了现实人生的价值和快乐,已经达到自己的目标了,但是他生命究竟的目标没有着落。

  我们皈依三宝,就是为生命树立起一个目标——无论是生老病死,还是忧悲苦恼,内心的方向不会乱。这是稳定身心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我们皈依三宝,这是树立了远程的目标。

  那么短期目标是什么呢?是在我们有能力、有把握的条件下,能够完成的目标。目标完成不了,常常会使人感到有压力。现在很多人由于工作事业而感受到很重的压力,甚至有些患上了抑郁症,原因是他没有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分开。长期目标是要十年以后才实现的,现在就不需要考虑太多;短期目标是在我们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我们就要把它完成。完成了短期目标,我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感觉自己的人生没有虚度。

  我们每天早上起来上早课,每天诵一部经,做一堂功课,今天要完成一件事情……这些都是短期目标。想到了,该要做的,马上去做到。每天都有事做,都做到了,长期积累下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地在完成短期目标。哪怕今天不做事,休息,调养身体,这也是目标,我们就好好地把身体调养好。

  短期目标所指的方向,一定要跟长期目标一致。如果现在的短期目标跟长期目标是相违背的,那痛苦就来了。如果你的长期目标是要成佛,而短期目标是做一些魔做的事情,那就互相违背了。本来长期目标是想让自己获得快乐,可是现在做的事却让自己产生很多烦恼,并且总是去干扰别人,也让别人产生很多烦恼,那么我们的短期目标就跟远程目标相违背了;这样就造成了精神分裂,价值观念不能统一。所以目标的树立是有讲究的。

  在家人可以对生活树立一个目标——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小国寡民的思想也可以——顾好自己的小家,如果人人把家顾好了,那天下也太平了。然后你有能力了,再去帮助一下身边的人。能力再大一点,你再照顾一下社会大众的需求。把眼光放远了,你的小目标慢慢地可以放大。

  但是作为一位学佛者,对于什么是快乐以及如何获得快乐,我们要有所认识。错误地以贪嗔痴烦恼的心态来满足自己的一些欲望,这是暂时的、迷失的快乐。但不是所有的快乐都不对,如果这种快乐能够帮助我们成佛,跟成佛的长期目标没有矛盾,那也可以。

  比如说,现在社会的生活条件好了,出家人也享受起来了。确实,现在的出家人生活过得相当不错,当然也有一些修苦行的人。可是这种享受是让自己过得平安、快乐一点,没有干扰一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成就众生,成就自己的道业,还是只是在享受,慢慢地腐蚀自己的心灵?这个目标就很重要。

  我看大城市里的一些寺院,按企业管理的方式,出家人还领工资,工资还相当高,上早晚课都要刷卡,没有上早晚课就扣钱。钱多可以做善事,但如果上早晚课、念经都要刷卡,不念就扣钱,这样培养出来的是打工者的心态,那位方丈可能是当过老板的,所以我是坚决反对。但也有些寺院是罚跪香,出家人不上殿就让他跪香,跪一支香、两支香,他就害怕了。众生业障深重,各种毛病都有,为了方便度众生,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众生跟佛结缘。

  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生活环境好了,就说明短期目标实现得很好、很有质量、很有档次,但是否跟我们生命的远程目标一致,这很重要。如果是一致的,那披金戴银都没关系;如果不一致,即使我们吃得很简单,过得很简朴,那也是人家供养我们的,也要披毛戴角还。所以斋堂里面有一副对联:“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如果是五观分明,就是我们要成佛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即使是黄金都能消得,日食百味也可以;如果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贪嗔痴,好吃就高兴,不好吃就生气,那喝一滴水我们也消化不了。佛法告诉我们:暂时的生活条件搞得好没有错,但是远程目标不能忘记。

  幸福快乐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我们的目标不能少,也不能不明确远程目标和短程目标。目标明确,这是获得快乐的第二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