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淑敏2010
何淑敏201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62
  • 关注人气:3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水的那些山,那些水——之九

(2011-04-15 14:24:28)
标签:

知青

岁月

情感

文化

杂谈

 

 

    随着“习酒”和“习水大粬”在市场上的良好声誉,销售越来越好。可是,因为产量少,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1975年,习水县政府决定对酒厂进行扩建。由当时的商业局局长周显义为扩建指挥部的领导,成立了一个扩建小组,“眼镜”也被抽出参加了这个扩建小组。此次扩建主要是扩建厂房,增加车间。它和后来陈星国年代因头脑膨胀而建百里酒城是两回事,不可同日而语。

    在扩建酒厂的同时,周局长给“眼镜”布置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借着到四川的几个玻璃厂采购玻璃酒瓶的机会,暗中考察一下,制造酒瓶工艺复杂不?自己能造不?同时希望“眼镜”在考察的同时,自己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争取有机会的时候,习水自己建立一个玻璃厂。为酒厂提供酒瓶,减少生产成本。“眼镜”经过考察后,回来汇报给周局长说:“生产玻璃酒瓶不复杂,可以自己建厂”。

    1977年上半年,扩建工作完成后,“眼镜”就被调离习水酒厂,尽管酒厂舍不得“眼镜”走,毕竟酒厂机电方面的工作“眼镜”是主要的技术人员,但迫于上级领导的全盘工作考虑需要,酒厂最终还是让“眼镜”离开了工作生活八年的二郎滩,到习水县商业局报到,等待新的工作任务。

    1977年年底,县里终于下发文件,在离习水县城3公里的地方建一间玻璃厂。建玻璃厂的技术方面以及其他工作主要由“眼镜”承担。其实在这期间,我已经准备叫“眼镜”写申请,准备调回遵义了。接到这个任务,“眼镜”觉得建玻璃厂对他的人生又是一个挑战,这对他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工作,但值得去学习去实践,尽管在这之前,他已经看了一些热工方面的书籍,但离实践还很遥远。他想去挑战去实践。所以,调回遵义的事就暂时不提。

    玻璃厂从厂址的选择、地形测量、总图的布置、厂房的设计、设备的购置和安装、施工都是“眼镜”一手一脚搞起来的。尤其是玻璃熔炉的设计和建造,更是倾注了“眼镜”太多的心血。尽管他也曾出去考察过,但看和实际自己干是两回事。在当时的造价一台熔炼炉几乎占总投资百万的一半,更主要的是它的技术含量是决定玻璃厂成功与否的决定,就是说,熔炉不成则厂不成!

    炉子建好之后,首先是烘炉,为了掌握多种耐火材料与立柱钢材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系数和炉子的直线升温是关键,而要达到这个温度(1400℃)并且不能发生意外,即炉子不能出现意外。“眼镜”当时几天几夜都守在炉子旁,困了就睡在炉子旁的稻草堆里,和工人们共同努力,硬是通过十几天的不断试验琢磨,终于使炉子的温度到达了融化玻璃的要求。也就是说,“眼镜”又一次成功了,玻璃厂终于能自己烧制出酒瓶了!“眼镜”靠着自己的执着追求和自学的刻苦精神,又一次战胜自己成功了。

    提心吊胆、紧张劳累两年多时间的“眼镜”,终于松了一口气,倒头睡了三天三夜……。那也是1979年的年初了。

    就为这,“眼镜”名声大噪。周边一些玻璃厂都有请“眼镜”去作技术指导的。“眼镜”的付出终于得到人们和社会的认可。

 

 

 

 

 

 

                            2011年4月15日于贵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