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w690/001Xd55agy71sRJbBuJ5d&690
知青的生活开始了,因为没有真正做过农活,所以,第一次拿起锄头之类的农具,还是有些吃力,首先是手起血泡,钻心的疼。但为了表现,“眼镜”和他的同学们,还是尽量克服,努力表现自己和贫下中农是战斗在一起的,基于这种想法,他们总是在贫下中农面前表现的很乐观和向上。
没多久,这个知青点调走一个女生,调来两个男生,和“眼镜”关系很好,很谈得来。
生活和风俗习惯的不习惯,他们也在努力的克服,尽量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心中还是存在一线希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回到故乡,尽管这种希望是朦胧和渺茫的,但还是在鼓励着他们去面对这样艰苦而枯燥的生活。
为了生活和生产的方便,他们必须要学会背背篓,这个习水的背篓实在是不好背,这种背篓和我们遵义完全是两回事,它上面是一个大盘盘,下面却是一个尖尖的底,面积只有上面的三分之一,重心在上面,开始背的人是不好掌握它的,人一背上它上路,你要想休息一下,那是相当困难的,必须有一个专门的工具,那就是一根三角型的棍子,需要休息的时候,用它撑起背篓,勉强可以休息片刻。而这种背篓,却是习水农民的重要工具,因为是山区,只有这背篓适用,他们用它背粮食,背煤,背各种生活用品等等。
“眼镜”开始用它背煤,就出过危险。一次,他去背煤,因为没有掌握好重心,结果,煤从头顶上倒出来了,把他打倒在地,头上被煤划出了血口,好的是没有从悬崖上摔下去,真是万幸。当时,我收到事后“眼镜”给我的信时,把我后怕了好几天,使我对他的担心又增加了一层。
由于没有电,晚上只能在煤油灯下,围坐在火塘旁,所以,晚上是他们最难熬的时候。
更多的时候,“眼镜”就在煤油灯下写信,写他的所见所闻、写他对生活的感悟、写他对未来人生的向往、写他对亲人的思念 ;或者,就看亲人的来信,一封信他往往要看好几遍,以此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忧伤以及那份无奈。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一封信在路途中一般都要十来天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所以,双方的来信都显得那么的珍贵。
“眼镜”外表看,非常幽默也健谈,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感情非常细腻和丰富的人,所以,他对亲人的思念常常使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落泪,不过,这也没什么,对于一个十九岁的男子汉,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幸好“眼镜”把小提琴带上的,心里苦恼的时候,披着月光站在院坝里,拉上几曲小提琴曲子,往往这个时候,其他同学也会和着琴声唱起来。那时最喜欢的和最能代表他们心境的歌曲就是《芦笙恋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送别》等等。在这远离故乡的地方,心中永远定格在自已十九岁的年月,永远定格在那快乐的校园生活,怀念家乡的亲人和好友,用琴声和歌声来暂时了却心中的思乡之情和烦恼。
有时,附近知青点的同学也会经常聚会在一起,大家在一起,无非就是吹牛,调侃,海阔天空的乱妄想一通,安慰自已空虚的内心和无助的心灵。
由于“眼镜”出身工人阶级,再加上自己表现好,去了没有两月,就经常作为知青的先进代表到公社和县里开会。还参加了公社的一个工作组,好像是清理阶级队伍之类的。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这样,日子过得要快一些,没有那么难熬了,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各个方面。
2011年3月16日于贵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