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30.microfotos.com/pic/0/4/420/42050preview4.jpg
处于贵州和四川交界的二郎滩习水酒厂
上山下乡的日子在锄头,镰刀和背篓之间流淌;年轻的生命在困惑,迷茫和向往之间流逝。
1969年8月下旬的一天,我在遵义医学院照顾乳腺癌开刀住院的伯妈,突然收到从我下乡的农村转来的一封“眼镜”的来信,拆开信一看,把我高兴得流出了激动的眼泪,我连忙告诉身边的亲人们:“眼镜”参加工作了! “眼镜”有工作了 !事后才知道,他们是贵州省乃至遵义地区第一批参加工作的知青。
信中说,他也是突然接到通知和另外十个知青于1969年8月1日参加工作了,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
工作单位是离习水县城70多里的一间国营酒厂,当时叫“红卫酒厂”。生产的酒叫“红卫大粬”。后改名叫“习水大粬 ”。信中也表露了他无比的兴奋,他把这件事称作是“范进中举”。
1969年9月下旬,我就到酒厂去看他并带上他要吃的遵义的酱油,尽管他到习水已经近一年,但还吃不贯习水的酱油。从县城到酒厂,只能走路,而且是小路,真的难走,我叫它是毛狗路,一点也不为过。小路的两边长满了茅草,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搞得你走起来都是精神紧张。一路上,很少有人家户,显得过于冷清,有的地方,如果人太少,使你都有点毛骨悚然。不巧的是,走到一个小村镇,天不作美,下起雨来了,没办法,只好在村子唯一的旅店住下,旅店很简陋,将就住一晚吧。
第二天下午,在下完一个陡坡后,远远的就看见一片青瓦盖的民居一样的房子,“眼镜”告诉我,那就是酒厂。到了厂里后,终于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酒厂所在的地名叫“二郎庙
”,河对岸就是四川古蔺的二郎滩。
酒厂依山而建,厂房就像当地的民居一样,都是木结构。厂房隔河边就几百公尺,从厂房正面望去,这里就是峡长峰高,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是两军对垒必争之地。1935年红军长征时,先后两次在此强渡赤水河,进行了著名的二郎战役。所以,要在这远离城市喧嚣而生活和工作,是需要一种勇气和耐力的。
酒厂的职工和附近的居民对我的到来,都很热情,因为我是酒厂第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让我体会到了民风的淳朴,使我很感动。
酒厂有职工40来人,主要是习水县各个乡镇的人,只有“眼镜”和小李(光荣)是遵义的知青(为了和小李区别开,后来,人们叫“眼镜”是大李),还有一个姓秦(学英)的女生是贵阳的知青。他们知青前半年的工资是每月29元。
酒厂一般要想酿出好酒,用的水是关键,他们厂酿酒的水,就用的是酒厂后面山上的山泉水,尽管水不是很大,但它却是一股涓涓细流,用它酿出的酒当时还是很好喝的。
当时酒厂还没有电,他们酿酒,就是用最原始的方法,酒糟需要冷却的时候,他们就像《西游记》里的铁扇公主一样,拿着一把大扇子,不停的扇,一个个都穿着短裤,个个都是汗流浃背的。劳动强度大,但他们的生活却是比较艰苦的,因为这里是山区,周围的居民很少做农活,基本就靠放木筏求生。酒厂就没有地方去买菜,所以,他们的伙食基本天天顿顿都是老南瓜是主打菜,过后多少年,“眼镜”听到老南瓜都要打呕。
到了晚上,在一片漆黑中,耳边就着河水的哗哗声和农户老牛的哞哞声组成的交响乐入睡,多少年之后,我还记忆犹深。
看着“眼镜”在这样劳动强度大的环境里工作,我心里还是不好受。因为“眼镜”身体弱,1米72的身高,只有90来斤,因为人瘦,所以显得脖子特长,又加上带个深度眼镜,所以显得文质彬彬的,他穿的裤子前面看是合身的,从后面看,永远都是显得过于的大了,像个文弱书生,尽管人们都叫他帅小伙,但还是不能掩饰他与这份工作的格格不入。尤其是看到他用背篓背粮食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比其他人要吃力些。
“
眼镜”从读初中起就喜欢无线电,在中学阶段,就会自己装收音机,最开头是装矿石收音机,后来又能装晶体管收音机。就为这一点,就受到我们当时女生无比的崇拜和羡慕,我们觉得他太酷了,太神了。他有时也会将收音机借给我们几个女生听听,那时,我最想用它听歌曲,觉得真是一种最高规格的享受了。他还会修理一些简单的电器。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有时我们的物理课,老师会叫“眼镜”上讲台讲有关章节。这和他自己的爱好和家庭的影响有关,因为他大哥就是一个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电工,可能有他大哥的影响吧。
一进入酒厂,“眼镜”就开始看他喜欢的有关无线电、有线电、弱电、强电之类的书,慢慢的,他的这方面的才能有所显现。
因为酒厂处在一个海拔不高而地势又狭窄的河沟里,所以气候特别热,所以,他们早上上班特早,一般在早上6点就上班,中午1点过就下班了。下班后,洗完澡,他就带我乘渡船到河对岸的古蔺县二郎滩去玩。尽管都是一样的地理环境,二郎滩也是沿山而建,但地处四川的这边,给人的感觉就是眼前一亮,首先是干净,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显得清清爽爽的,连每家墙上的仙人掌都修剪的让人赏心悦目的。
我们一般都是沿着街上的石板路,一直走到山顶,那里也有一个酒厂,就是郎酒厂,生产“郎酒”,当时就比“眼镜”们酒厂规模要大些。然后最大的享受就是到一个小吃店去坐坐,这间小吃店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桌子板凳都是用刷子刷得白白的,一尘不染。我们一般就是喝杯茶,有时吃碗四川小面。
然后又坐渡船回来,时间早的话,就在二郎河边坐坐,看河上航行的船,看纤夫们唱着川江号子拉船,他们那种吃苦耐劳和勇往直前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会让你的心灵得到震撼和感动。你会震撼是因为,就在这些崇山峻岭之间,居然他们能趟出一条属于他们才能走的路,他们的身体几乎和山间小道和峡谷贴近,用尽他们的力气和智慧,让几十吨船沿江而上。他们的号子在山间回荡,使你觉得人有多么的伟大,你会对他们的崇敬油然而生。
2011年3月20日于贵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