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画图能力的研究价值

(2024-08-01 09:26:19)
分类: 资源共享

学生画图能力的研究价值

学生不能自觉运用画图策略去解决问题,一直以来是一线数学教师挺无耐的一件事,有时候布置作业时不得不再叮嘱一句:“要画图!”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画图更像是另一项作业,而不是用以帮助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工具。如何让“数形结合”思想深入学生心灵,我们认为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便应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画图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平时的听课活动中,发现越到高年级,课堂越沉闷,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和学霸们的互动,其他学生是沉默的观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疑学生不敢说就更不会说,不会说就更不敢说、不愿说是最重要的原因。数学语言的表达对学生而言不仅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反映,更是一种数学素养,但到高年级才重视学生“说”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来不及,因此在低年级就应该培养学生说理的能力。

儿童的知觉方式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符号的解释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学生简单的、直线的思维形式使得他们在表达数学思考的时候,往往眼睛看到什么说什么,心里想到什么说什么。课堂上还经常发生这样的状况,学生小手高举,但等教师让其发言时,却挠挠脑袋说:“忘了刚才要说什么了。”学生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经历读题、明确问题、寻找条件,把文字转化成图画,发现数量关系的过程。文字转化为图,图再转化为语言表达,通过这样转化思维更加深刻,进而借助画图有利于低年级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从班级里选出的一部分学生向其他学生分享数学思考,重要的是发送者的信息能正确地向接受者传递。任何抽象的算式或文字表述如果脱离具体形象,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便十分困难。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教学中,丰富信息的表征形式、交流模式。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投影仪、投屏等手段可以直观演示学生的作品,转变师生角色,学生个体展示时,全体学生有共同视觉和思维目标,听者更易明白,说者分享活动能引起共鸣,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个体交流的时间也有限,借助手机和网络,布置讲理作业,每位学生都有锻炼、展示的机会,同时线上线下互动,有限的课堂也可以无限延伸,更好实现“会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培养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