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学习心得体会1
(2023-11-23 11:20:39)分类: 心得 |
《福建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方案》
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认真学习了《福建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方案》文件,让我对教育评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育质量评价是教育活动的“指挥棒”,它引领整个教育活动的方向,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趋势和要求,是要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全面培养,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劳动习惯等,应从“一日常规”抓起。良好的习惯多表现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细节小事上。学生的很多行为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旦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要加强劳动与社会实践。从“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及“学生发展质量评价”,都提到强化实践育人,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这既是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树立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学校应因地制宜开设小农场等劳动场所,或也可设挂钩的劳动基地,让学生参与体验,培养劳动技能与劳动习惯。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学校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每个学生可设成长记录袋,指定目录内容,每学期由家长配合学生整理。另,体育运动技能、艺术技能均可设考级,以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整体水平,让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视化。
四、构建多元协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学校要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更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学生成绩报告册可由过去聚焦学业质量延展到至关注非学业增值评价。其中对于德育过程性评价来说,要打破依靠教师评价的单一形式,应建构教师、家长、同伴和学生本人参与协商的多元评价体系。探索学生、家长、教师等多主体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做好反映学校育德水平的过程性评价。
总之,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关键是如何科学作评价?如何将教育评价切实落地?简单的评价不科学,科学的评价不简单,这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这也需要整个教育链的合力,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共同努力才能更快更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