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比三家》教材与学情分析
(2023-09-12 16:16:10)分类: 教学设计 |
《货比三家》教材与学情分析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了元、角、分。且在本单元第1课时已在元、角、分的背景下初步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能把人民币几元几角几分和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进行相互转换。
经过前测发现:几乎所有学过第一课时的学生都能比出类似:4.9和5.1的大小。那么本节课到底要教什么呢?教和不教有何区别?通过前测还发现: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直觉推测应该先比“元”位。事实上,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只比“元”位即可?为什么比完“元”位却不用比“角”位呢?小数大小的比较和整数完全相同吗?数位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吗?本节课就围绕以上几个问题展开学习讨论。
学生已在元、角、分的背景下初步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能把人民币几元几角几分和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进行相互转换。掌握整数比大小的方法,即从最高位比起,如果相同,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在经历小数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不要急于归纳比较方法;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认知,激活相关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展示比较方法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前一篇:《长方形周长》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