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2022-04-29 09:04:05)分类: 资源共享 |
新课标: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本标准中有两类行为动词: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另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感悟”“探索”等。这些目标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条件,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本标准中这些词的基本含义如下。
了解: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理解:描述对象的由来、内涵和特征,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多角度理解和表征数学对象的本质,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运用:基于数学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经历:有意识地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体验:有目的地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具体经验。
感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获得初步的理性认识。
探索: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独立或合作参与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确定结论。
【说明】在本标准中,因为述说语境的不同会使用相应的词,表述与上述行为动词同等水平的要求。这些词与上述行为动词之间的关系如下。
(1)了解
同类词:知道,初步认识
实例: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感悟分数单位。
(2)理解
同类词:认识,会。
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掌握
同类词:能。
实例:能用符号表达自然数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4)运用
同类词:证明,应用。
实例: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实际情境中,综合应用比例尺、方向位置、测量等知识,绘制校园平面简图,标明重要场所。
(5)经历
同类词:感受,尝试。
实例: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性质和规律,感受字母表示具有一般性;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如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小组的调查结果,讲述调查的过程和结论。
(6)体验
同类词:体会。
实例: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