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标: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2022-04-29 09:04:05)
分类: 资源共享

新课标: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本标准中有两类行为动词: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另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感悟”“探索”等。这些目标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条件,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本标准中这些词的基本含义如下。

了解: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理解:描述对象的由来、内涵和特征,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多角度理解和表征数学对象的本质,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运用:基于数学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经历:有意识地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体验:有目的地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具体经验。

感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获得初步的理性认识。

探索: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独立或合作参与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确定结论。

【说明】在本标准中,因为述说语境的不同会使用相应的词,表述与上述行为动词同等水平的要求。这些词与上述行为动词之间的关系如下。

1)了解

同类词:知道,初步认识

实例: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感悟分数单位

2)理解

同类词:认识,会。

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掌握

同类词:能。

实例:能用符号表达自然数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4)运用

同类词:证明,应用。

实例: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实际情境中,综合应用比例尺、方向位置、测量等知识,绘制校园平面简图,标明重要场所。

5)经历

同类词:感受,尝试。

实例: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性质和规律,感受字母表示具有一般性;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如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小组的调查结果,讲述调查的过程和结论。

6)体验

同类词:体会。

实例: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