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谊餐室,已死

(2013-11-01 07:11:44)
标签:

美食

分类: 老波头游上海

    午夜梦醒,大脑里面突然蹦出“联谊餐室”来。

    怎么回事?那晚吃了一顿粤菜,虽然水准平平,但是最后以两碗象拔蚌泡饭收场,没有肚饿的道理呀。仔细回想,发现线索,原来当天有网友问我,请不相熟的长辈吃饭,选择“德兴馆”还是“瑞福园”?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前者是我心头所好,不过一向以环境简陋著称,除非是老饕旧友,不然并不合适。

    至于后者的“瑞福园”,本帮菜的口碑当然也不错,年轻一些的朋友或许不知道,像我们这些熟知历史的,一提起“瑞福园”,总免不了感叹一番。

    其实他家的招牌上面,还跟着四个小字--“联谊餐室”,记录从前的渊源。故事简简单单,原本是两家餐厅,“瑞福园”做大,将“联谊”收购罢了。

    但是你会问,为什么要保留“联谊餐室”的名号呢?那是因为大部分食客,只认同“联谊”的缘故。

    这家“联谊”,和百年老店沾不上边,细究起来,最初应该是卢湾区工商联合会的内部餐厅吧,后来才向外客开放。

    完完全全的国营风范,服务员一律是阿姨级别。典型的上海中年女人,热情起来让人温暖,心情不佳的话分分钟给你脸色看,时晴时雨,永远捉摸不透。

    大师傅则保持晚八点准时下班的传统,所以当年去“联谊”,一定要赶早,稍晚抵达,炒菜还有供应,像八宝鸭一类的功夫菜就吃不到了。

    说起这道八宝鸭,确实做得美味。我有一次带了数位朋友七点多才杀到,非吃此菜不可,阿姨和大师傅一千个不愿意,但经不起大家软磨硬泡,只好投降。那一餐印象深刻,总觉特别精彩。

    记忆中,“联谊”的菜式本帮、淮扬通吃,浓油赤酱的油爆虾和熏鱼下手极重,一点也不手软,煮干丝这样的清淡菜处理起来亦无问题,还有西米布丁、千岛酱牛排那些偏向海派西餐的古怪菜。不考虑服务因素,单单考较味道,是传统的,不经改良的,总之吃过的上海朋友无不赞好。

    合理的价钱也令人怀念,把那些贵菜叫齐,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可惜被“瑞福园”并购后,开始走点高档路线,就不像原来那么平民化了。

    有些菜保留下来,有些改头换面走了样,有些则从此在菜单上消失。当今这里最出名的大黄鱼棒打小馄饨,也并非“联谊”遗传。

    此菜卖得很贵,而且味道普通,汤中下了大量味精,吃完口干得不得了。倒也怪不得大师傅,主要是养殖的大黄鱼淡出鸟来,野生货绝迹,就像真正的“联谊餐室”一样,已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车上对话
后一篇:白菜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