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8月28日

(2022-08-28 07:49:12)
分类: 教师篇

 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培养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就会为学好数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且各科有各科的特点。每位老师都会因人而宜地想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是设法找到兴趣源。下面我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我多年来在教学中的体会: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进行象棋、围棋比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兴趣。

 2、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学生对初次接触的事物有一种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要想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教师就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设计一个好的导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讲一个小故事,或做一个小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说道:有一天,天气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久,猪八戒浑身汗淋淋地抱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它的四分之一吧。”八戒一听瞪大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多分一些给我,我要六分之一。”孙悟空听了直笑,马上切了六分之一给他。同学们,八戒分的西瓜是多了还是少了?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开始新课学习,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效率。这种导入设计可以在课的开始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创设情境,引发好奇心, 激发探索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兴趣的源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说:我们学过能被2整除的数,以及能被5整除的数,你还记得这些数的特征吗?这一次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现在,你随便说一个数,不管这个数有多大,我都能很快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不信试试看!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当教师对学生报的多位数都能准确说出能否被3整除时,同学们感到非常惊讶。接着,我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都摇了摇头。此时,我赶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 你想知道这些数的奥秘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我继续说道: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了极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

4、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和多媒体,不仅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更有利于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圆的知识》时,一上课,就让学生看电脑演示的动画片,小猴、小兔、小狗、小熊四个动物在进行自行车比赛,在比赛还没结束时,让学生猜一下,最后谁得第一?为什么?有的学生猜小狗得第一(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猜它得第一呢?聪明的学生会进一步说: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这样引入新课,既利用了知识的迁移,又渗透了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不是学数学,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维也很容易激活,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5、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淡化挫折、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性的开放学生的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认真总结经验,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6、精选课堂练习,巩固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适当地练习,才能打牢基础。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一题多解的练习,多题一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同时要注意控制习题的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难学生,让学生在平淡的练习中体会无穷的乐趣,在轻松的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讲“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这样出题:一段公路长2400米,3天修了20%,修完这段公路一共要多少天?这种题的设计趣味性强,难度不大,又符合生活实际,通过讨论即可得出多种答案。学生能从解题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巩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注意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做才是他们乐于学的形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不断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教学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爱学,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昆明经开区吕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家庭中成长
后一篇:学习的见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