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本信博客
本信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995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一案例

(2022-06-17 06:51:20)
分类: 教师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 的 表 象。会 用 量 角 器 量 不 同的位置量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教学难点: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三、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片段)

课开始时,教师出示两组角(如图∠12)。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学生思考片刻,开始发表意见。一位学生首先站起来说:第一组中的两个角∠1<∠2,我是用眼睛看出来的。因为第一组中的两个角差别较大,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大小。

 对于第二组中的两个角,学生的意见就不一致了,他们有的说∠1大,因为∠1的边要长一些。有的说∠2大,因为∠2的张口要大些。一时争执不下。这时,教师问了:你们有没有办法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呢?”这时,一位学生提议用一张纸剪一个角分别在两个角上量一量,可是效果不怎么好。另一位学生提议决定按书上的方法,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两个角相等。他的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学生反对:老师是把比较的角画在黑板上的,拿不下来,怎么比呀?”这就是教师所预期的结果,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准备导入新课。教师微笑着,故意用设问的语气问:对呀,怎么办呢?”这时,有个小女声从后面传来,老师,可以用尺子量角。虽然小女孩的声音显得那么的微弱、不自信,但全班同学都听到了,也都愣住了。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说话的小女孩。教室里寂静了片刻,接着就乱了起来。大多数学生表示反对,他们有的举着双手,大声嚷嚷:错了,错了。有的用轻蔑的,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怎么用尺子量角呀?一些学生则静静地思索着,他们挠着头显得半信半疑。争论一时没有结束。

 教师整顿了一下乱哄哄的教室,请那女孩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开始小女孩表现得非常的被动,在教师的再三鼓励下,她迟迟疑疑地走到黑板前,用结结巴巴的语言,说出个大概。她边说,边画。意思是:从角的顶点出发,沿角的两边量出相等的一段距离(比如都是1cm),作个记号,用尺子把作记号的两点连起来,再量两点间的距离,距离长,角就大;距离短,角就小(如图)。教师带头给女孩鼓掌,非常高兴地拍着她的肩膀,连声说:好,好,真不错!”女孩跨着大步走回自己的座位。在同学们叹服的眼光下穿行着,她心里一定很得意。教师告诉学生,她的方法是对的。至于什么道理,请大家课后去探讨。然后,转入新课,今天大家学习量角所使用的一般工具量角器。

〖案例点评〗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探索解决新问题,并积极思维,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时要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经过独立思考,艰辛的探索,成功的愉悦,从小培养他们探索,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和创造才能。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有这样,小学生的潜能才有可能释放出来。作为倡导者的教师只有把课堂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云南红河州刘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阅读中教育
后一篇:看书的姿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