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中教育

(2022-06-17 06:42:36)
分类: 教师篇

学校教育主要靠教材、课标的内容和要求对儿童实施教育,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基础知识,就像母亲的奶水,滋养着孩子,但是当奶汁干涸,如果儿童没有通过大量阅读来自己汲取营养,让自己强大起来,那么当儿童成人以后,他的知识仍然处于儿童的水平。因而,我们不能把课堂教育和课堂阅读等同于课外阅读。另外,学校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朱永新教授认为,如果一所学校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他的教育任务就完成了。如果一个孩子只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和阅读能力,即使现在成绩平平,他的未来将会比高分的学生更辉煌。

国家大量倡导全民阅读,也非常重视学校的课外阅读教育。《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了如下要求:《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课标》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程总目标提出“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为400万字以上”的量化要求。同时,对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目标作了具体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扩展阅读面,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部名著。可见,国家对学生阅读非常重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为孩子和教师提供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学校只要有书,儿童就有成长的土壤。儿童需要的营养都在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追求高分,学校要回归教育的本真,那就是教人学做真人,教人追求真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环境,营造阅读的氛围,提供阅读指导,安排阅读的时间,同时学校的阅读和家庭阅读、社会阅读相结合,让孩子的阅读量达到或超越课标的要求,学校将培养出一批批这样高知识、高能力的学生,那么我们一定能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梦想。

所以,作为一名现代教育的践行者,我们一定要抓住儿童的最佳阅读期,大量提倡课外阅读,以阅读奠基童年,以阅读积养习惯、怡情养德、增长智慧和才干;以书香滋养人生,为儿童打好人生底色,为儿童增加人生的厚度和宽度。(昆明官渡区王晓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成功的摇篮
后一篇:教学一案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