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策略
(2022-05-21 07:21:47)分类: 教师篇 |
早在上个世纪初,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教学合一”。“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的改造,陶行知认为,只有“生活即教育”才能做到“教育即生活”,只有“社会即学校”才能讲“学校即社会”。作文教学中以生活展示情境,是指将作文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引导学生将写作行为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作为生活主体和写作主体的学生参与作文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将写作转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1)自然生活情境
在给初一学生讲写景作文的时候,刚好学习了上册第三单元的写景诗文《春》《济南的冬天》《风雨》《秋天》等,学习了其中的写景顺序、技巧、特点。作文第一节课,带领学生感受了秋天校园的美景,让学生仔细观察秋天的树叶、秋天的远山、秋天蓝天、秋天的假山水池、秋天的花朵与《春》中有何不同,让学生都闭上眼睛享受秋光旭日的温暖,与济南冬天的冬日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屏气凝神闻秋天校园是什么味道,这样的校园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大家一起欣赏同学们平日生活中记录下的美景图,并配以安静的钢琴曲《秋日私语》,让学生在美景中安静地感受,并表达出此时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2)校园生活情境
感受生活细节,生活中的人、事。对学生而言,最熟悉的就是校园生活、与同学老师之间相处发生的小事,教师要培养他们记录生活感受的习惯。比如平时举行一场拔河比赛,比赛时,教师在旁边引导学生观察谁最积极、同学们的动作表情、啦啦队的表现、场面如何,让学生及时写下赛后感悟;或校园除草活动,怎样除草更快,谁最爱劳动,除草时老师有没有参与其中,自己的表现如何;再如课堂上,学生给老师顶嘴,老师批评一位同学时语言不注意,给同学起外号惹得对方生气,某位同学对打乒乓球非常执着等等这些值得讨论、发现的亮点问题都可以及时作为写作起点启发学生思考感受。
(3)社会生活情境
作文《我最敬佩的人》,一般的学生看到这个题目都会把眼光停留在人人皆知的音乐家贝多芬、科学家、明星、名人等身上,但他们忽略了身边他们离不开的那些职业的人们,比如爱自己的家人、救死扶伤的医生、不畏艰辛的建筑工人、吃苦耐劳的清洁工、拾金不昧的朋友甚至是每天按时按点不畏严寒给自己送牛奶的叔叔,这些人都坚守在学生身边并不耀眼的位置上,可他们却看不到。这节作文课可以搜集这些岗位的照片视频让学生看,引起他们对平日生活的回忆,想到在自己身边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那些令人敬佩的人们,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敏感与热爱,及写作记录心灵的热情。
引导学生关心生活
教育的本质是生活的,是人的生活,所以教学也应该在生活层面展开。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把己的注意力聚焦在课本和习题上,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去关注生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从根本上讲,任何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包括作文教学亦是如此。每个学生都从生活中走来,但有不少学生迷失于生活,觉得自己缺乏生活的经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做一个唤醒者,引导学生禾生活对话,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激活那些沉睡在记忆中的生活事件。
2、以实物演示情境
作为形象的真实存在,实物是直接的教学辅助用具,将其运用到情境的创设中来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使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情境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加速完成写作任务。例如,“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
语文教师就可以首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些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的实物,比如长笛、毛笔、集邮册等,然后由这些实物展开对自己兴趣爱好的描写,介绍这些实物的来历和使用方法,
周围人对自己兴趣爱好的看法等,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在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在描述的过程中无形给学生起到了一个教学示范作用,使学生大致明白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讲述自己的兴趣爱好。除此之外,实物演示的另一个好处便是可以用来制造一些学生不熟悉的或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场景,以扩宽学生的写作范围,提高写作水平。
比如学生们都没去过沙漠,那么教师可以找一些骆驼模型和黄沙,自己制作一个小型的“沙漠”,让学生通过对其模拟场景的观察,在脑海中想象出真实沙漠的样子,比凭空想象要容易得多,这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一种好方法。
3、以语言描绘情境
又比如“爱在我身边”这个主题,教师可根据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先创作一首抒情诗,大概内容:小时候,不知道爱是什么,长大后发现爱就是家人、朋友、师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成熟后,明白爱由心生,爱可以滋养万物,她是落日在湖面荡起的金波、是雨后亭亭玉立的白莲、是群山中汨汨作响的小溪,原来,爱就在我身边。然后再配以音乐,在这首诗的引发下,展示发生在学生生活中有爱的图片,帮学生勾起爱的往事、爱的回忆:爱是与同学并肩长跑的鼓励、爱是妈妈送自己上学的目光、爱是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原来爱就在我身边。教师要用语言慢慢地让爱的力量包围他们,放松他们的心灵、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让爱涌出心间,在字里行间留下印记。
4、以图片再现情境
图片最具有直观性,在情境作文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图片来再现情境。结合不同的作文话题,采用不同的图片,如优美的然风景,社会景观,人物画像等等。同时图片在作文课堂中也起到不同的作,如有些是作为一种背景,主要用于渲染气氛;有些则是直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由图片引发问题。
这堂课,主要以十幅图片为框架,向同学们展现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引发同学们的深入思考。目的是通过情境的再现,让学生得到情绪上的感染,驱动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感触和思考。
5、以音乐渲染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