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机一箩筐——盘点史上最差机型(69)

标签:
飞机飞行器航空史杂谈 |
分类: 名机奇翼 |
力不从心之——
德国 梅塞斯密特 Me 163 (1941)
Me 163是世界上第一种(至今也是唯一一种)实用化的火箭动力战斗机。虽然原型Me
163A在1941年8月首飞,但直到1944年2月生产型Me
163B才开始服役,官方不感兴趣是发展缓慢的部分原因。虽然性能是惊人的,但Me
163只能携带进行4分钟动力飞行的燃料,这种燃料是极不稳定的混合物,在飞行中混合时比例错误很容易发生爆炸。不像德国空军其它的“最后手段”飞机,Me
163要求超常的飞行技术,特别是着陆时,受训飞行员的短缺和燃料供应或生产延误都限制了飞机的部署。战争最后几个月燃料工厂被轰炸摧毁,增加了Me
163中队的厄运。每一次任务都眼看着现有的飞机和飞行员在空战、野外迫降和着陆坠毁中越来越少。
Me
163的武器是两门强力但慢速的30毫米机炮,飞行员在飞过目标前只有很少的时间去瞄准和控制射击,不过一两发击中通常会给轰炸机造成足够的破坏。机上的燃料具有高度腐蚀性,会分解有机材料(比如人体),为此飞行员要穿上特别的石棉纤维套装。Me
163起飞时使用可以脱落的两轮拖车,可收放的滑橇用于着陆,颠簸过程中有时会让未用光的燃料混合并燃烧。而作战战术是爬高到目标之上,然后关掉发动机进行俯冲攻击,接着再次启动爬高。当燃料耗尽只能作为滑翔机,易受战斗机攻击。只有40千米的航程,Me
163只适合于点防御。一旦战斗结束,飞行员就面临着任务中最危险的部分——安全着陆。
本系列摘译自《The World's Worst Aircraft》(2005)
Me 163B-1A基本参数:
乘员:1人
动力:16.67千牛沃尔特火箭发动机X1
时速:最高960千米
翼展:9.40米
机长:5.85米
机高:2.76米
重量:4310千克
本系列摘译自《The World's Worst Aircraft》(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