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2010年8月9月,我们处于什么经济大势之中?
(2010-08-21 04:37:37)
标签:
财经经济有形资产各国财政大势美国 |
(二十二)2010年8月9月,我们处于什么经济大势之中?
http://blog.sina.com.cn/hainingdemajia
(2010-08-21)
2010年8月和9月,我们处于什么经济大势之中?
一)8.6年经济走势概要
简单地说,
2002年11月6日到2007年2月27日,是房产黄金大宗商品等有形资产单边上升通道。
2007年3月到7月,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房地产风险暴露期。
2007年7月到2008年7月,是大宗商品暴涨期。
2008年8月到2009年3月,是经济萧条,和大宗商品暴跌期。
2009年4月23日到2010年4月16日,是世界各国财政与货币刺激牛市期。
2010年5月2日到2011年6月13日,是13个月的震荡下跌期。
2011年6月14日到2015年10月1日,是又一轮经济见底后上涨期。
如果错过了2002年11月6日到2007年2月27日的主升浪,又无法通过做空盈利,只能等待2011年6月13日到2015年10月1日的主升浪(2013年8月6日是中期顶部,回调到2014年9月3日后再次上扬,而且上扬速度和幅度超过2011.6.13到2013.8.6)。
#########
二)8.6年经济走势回顾与2011.6.13到2015.10.1预测。
2002年11月6日到2007年2月27日,是有形资产单边上升通道。
这一轮的焦点是房产黄金大宗商品等有形资产。这是对1981年到1999年近20年国际低通胀环境和忽视大宗商品开采的超级反弹。特别是1990年代,各种矿产的勘探与开发,因为价格太低而严重停滞。
国际大宗商品的趋势是涨10年,盘整震荡下跌20年,1970年代大宗商品涨了10年。到1980年初被驯服。
2007年2月27日,美国房价到顶,但是很多人还不知道,除了John Paulson, Michael
Burry(生于1972年,原是个医生)等不少一直追踪房价,等待时机做空的人士.
2007年3月到7月,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房地产价格暗中下跌与风险暴露期。
John Paulson和Michael Burry开始大把赚钱。
2007年John
Paulson的公司赚了150亿美元,2007年他大概管理了120亿美元的资产,行业规矩一般是抽取20%的利润作为佣金。
Michael Burry自己赚了一亿美元,给别人赚了7亿美元(收20%佣金)。
高盛从2007年2月底开始,从总体大量做多次贷债,开始加大做空次贷债,对冲风险,后来在次贷上还是亏了近30亿美元。
2007年3月到7月,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房地产价格暗中下降与风险暴露期。很多欧美人“感觉”房价在这段时间没有降,是因为看到了很多卖不出去的挂牌价。
2007年7月,资金发现房地产涨不动了,按揭违约增加了,为CDO买保险的价格涨上去了(CDS是一种按揭贷款违约的保险)。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房地产衍生出来的金融产品不赚钱了(除非做空)。因为有做空机制,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容易被空头刺破(通过在没有按揭资产的情况下购买CDS保单,其实是种对赌,赌房价跌,违约率上升)。
2007年7月资金开始进入大宗商品。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CRB大宗商品指数从2007年7月的300点,涨到了2008年7月的467点。平均涨幅55%,才12个月时间。中国用人民币升值作为对冲,所以大宗商品的人民币价格涨幅也许只有45%。(2007年中国的CPI也许接近9%,2008年CPI也许接近12%)。原材料涨幅45%,而商品价格2年平均才涨21%,怎么办?裁员,倒闭,或者卷走流动资金逃跑。
2008年7月,是10年(30年)商品价格周期的第一个顶部(双顶的第一顶)。
2008年7月以后,CRB大宗商品在把世界拖入萧条以后,开始暴跌,2008年12月和2009年3月,CRB大宗商品指数在210点附近构筑双底。赌大宗商品风险很大。
2009年4月23日到2010年4月16日,是13个月的世界各国财政与货币刺激牛市期。
2010年5月2日到2011年6月13日,是13个月的震荡下跌期。
2010年7月2日,大宗商品价格又发动了,因为相对于金融产品比如股票而言,处于300点以下的大宗商品安全边际比较高(跌幅不会太大),大宗商品需要在2008年7月高点后,构筑第二个比2008年7月低一些的顶。从而构成双顶结构,以此结束大宗商品的10年牛市。
我们处于大宗商品构筑第二顶的开头部分,可惜大宗商品价格变幻莫测,普通人无法从中盈利。
这个双顶在何时到达?如果参考2007-2008年,大约在2010年底,2011年2月左右到顶,因为现在世界经济基础没有2007年好,更多地是被美联储的量化宽松逼的。但是如果2010年下半年世界各国的萧条速度太剧烈,则商品下跌也会提前到来。所以普通人无法从中盈利。
很可能是伴随着粮食和部分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种上涨导致部分无法转嫁成本的公司裁员和破产,最终把世界各国再次推入萧条,刺破一些国家的泡沫,萧条再导致商品价格的下跌,不对,是暴跌。
#########
三) 2002年11月6后的房产与黄金
很多人觉得2002年11月6日后,房价涨了很多,他们没有看看黄金也涨了很多,从2002年的250到300美元,涨到了1200美元。
2002年11月6日到2007年2月27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房地产都在涨。
很多人又说,房子可以贷款,有杠杆,那他们肯定没有考虑过金矿股票的涨幅。金矿股票的涨幅大约是黄金涨幅的2.5到3倍。很多金矿股2002年以来涨了10几,20几倍,紫金矿业涨了多少?曾经给当地农民的作价1134元一份的股票凭证,2007,2008年涨到了130万到160万一份。
因为外汇储备数量的关系,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主要受这个商品与有形资产10年牛市的影响。那些连篇累牍从各个角度论证中国房价暴涨各种成因的,应该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
四) 通货膨胀3张不同的脸
1.
工资涨-》物价涨—》工资涨螺旋式上升型;1960年代的美国就是技术工人短缺造成工资上涨;1960年代,美国贫富差距因为福利政策在缩小。此类型的物价上涨是永久性的,因为已经被大部分人的工资上涨所吸收平衡,比如中国2002年11月到2005年7月的物价上涨。
2. 物价涨-》工资涨-》物价涨螺旋式上升型;1970年代,就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1971年以后美国贫富差距一直在扩大。
3.
货币注水型。2003年以后的世界就是货币注水型通货膨胀。美国为了打仗和减税而大发国债,国债也是种信用欠条,是种带利息的“货币”。各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里,最大的一项就是美国的国债,而不是美元。谁承接的美元和美国国债越多,谁的通货膨胀就越厉害,除非是靠卖资源为生的。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货币注水型通货膨胀都会扩大贫富差距,带给工薪阶层的,只有购买力下降和更大的生存压力。
在货币注水型通货膨胀里,工资涨10倍也没有用。
恰恰相反的是,在货币注水型通货膨胀里,工资涨得越多,其实反衬着“工薪阶层作为一个整体”的总工资的购买力下降得越多,因为它是货币注水型。
当然议价能力强的部门与个人的工资涨幅超过通货膨胀,是完全正常的;
接近印钞机的部门的员工一般工资涨幅超过通货膨胀,也是正常的。
五)价格参考表
##########
废纸
黄金 $252.90 (1999) --
小麦从20涨到90.
原油从30 (2005) 涨到$147.30 (2008)
铜从$1,600 (1999) 涨到 $9,000 (2006)
白金从 $325 (1994)涨到 $2,200 (2007)
铀从$10 (2001)涨到 $300 (2007)
氯从$50 (1996) 涨到$475–$525 (200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