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阿姆斯特朗的书目-站在以前巨人成就的基础上
(2010-08-31 07:39:57)
标签:
财经 |
(二十三)阿姆斯特朗的书目 -- 站在以前巨人成就的基础上
阿姆斯特朗是站在一些以前巨人成就的基础上的。关键的好书其实也不多,就3,4本。好书不在多,智慧之书,千百年后照样熠熠生辉。
《国富论》亚当斯密1776年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by Adam Smith
《国富论》是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学思想源泉。阿姆斯特朗极力反对牛克斯与凯恩斯。
理论要点:
一是“看不见的手”指导社会经济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情况下迅猛发展。
二是,国民财富在于人力资源及国民的生产能力,而非黄金,外汇储备,土地与资源。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最重视教育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充分证明了亚当斯密的前瞻性见解。学生平均成绩世界前茅的新加坡韩国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很多土地,自然资源,矿产自然丰富而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好,再次从反面证明了亚当斯密的论点。
国民财富在于其人力资源,在于其人口的生产能力(科技水平和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科学技术,自然是由人所掌握的)
亚当斯密主张自由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但是应该是在法制与道德约束的前提下的。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早出版。
自由市场经济在新教国家(德国,北欧,各个英联邦,美国)被证明发展地非常好,而在天主教占主体地位的国家相对发展得不怎么样。
新教是由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和教徒形成的一系列新宗派的統稱。詞源來自德語的“Protestanten”(抗议者)。德国牧师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是新教宗教改革的带头人,主张每个人都有权力解释圣经。
市场经济在儒家社会发展得也不错,除了大陆还在发展中,其他儒家社会都已经是发达地区了。
贝纳对于未来价格涨跌的预言(胜率45:1)1876年 by Samuel T. Benner
Benner’s Prophecies of Future Ups and Downs in Prices (Robert
Clark, Cincinnati), 1876
Google 上有免费电子版。
阿姆斯特朗8.6年经济周期,18年货币债务周期,54年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08年大债务周期的灵感来源之一。
《罗马帝国兴衰史》Edward R. Gibbons 1787年
Decline &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by Edward R.
Gibbons 1787
从历史上探寻经济周期对于经济的影响。309.6年太阳周期,地球冷热周期,经济与文明起落大周期的研究基础之一。黑格尔关于历史通过”否定”(物极必反)与“否定之否定”(否极泰来)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历史验证。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by David
Ricardo(1772-1823)
David Ricardo 也是《比较竞争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与《地租》《Rent》的作者。David
Ricardo把农田地租解释成是土地上产出高于种植成本的超额部分。牛克斯把这个解释借鉴到剩余价值理论里,把工厂在成本以外的利润解释成剩余价值。
《史上最大的牛市》1986年马丁。阿姆斯特朗本人所著
The Greatest Bull Market in History, by Martin A. Armstrong
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