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末西方入侵之“错”罪

(2013-12-20 07:01:23)
分类: 普通人看清末史专题

清末是欧美列强对清朝中国的一段入侵史。这是历史的叙述。同样,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很多的历史叙述,例如:清末是一段中西文化交融、全球化的历史。这是同一史实的两种不同叙述,其中有共性也有差异。

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蒋廷黻先生书写5万多字的第一部《中国近代史》以来,中国近代史学者们传承了这样一个史学观:是列强入侵了中国,错在西方。这一观点在整整一个世纪,传承未绝。进入21世纪以后,仍在中国传承着。

对于这样一段入侵和殖民历史,可以说,自19世纪末开始,欧美国家是以同样的笔触书写的。20世纪初英国驻华海军司令西摩尔上将(八国联军入侵指挥者之一)撰文说:

我们与中国打交道的历史可以归结为这样一种情形:我们是用暴力手段在对方不愿意的情况下强行进入中国的。我们相信有很多人容易忘记这一点。其结果是,我们不愿意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设想,如果任何外国人也用同样的手段强行进入我国会怎样反应。

类似的相同说法,自清末以来,欧美无数人,包括当时的部分传教士、外交官、整个20世纪的无数历代西方汉学家,甚至包括当时的驻华公使夫人(如康格夫人),都在20世纪的中外史册上写上了这么一笔。显然,这可以代表西方世界的一种自我检讨观念(在文化领域,西方不可能把他们这种自我检讨指认为对本国的卖国观)。

众所周知,自我检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成熟的标志;反映在个体人身上,自我检讨同样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它是一种社会智力和个体智力的成熟。人类和社会就是在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矛盾中、在以他人和他物作为一面镜子去检讨自身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一味强调他人错误,并以他人的检讨去证明自己没错,只能是十岁左右顽童智力的一种做法(相同的思维逻辑是:以他人对自己的歌颂以证明自己“英明”、伟大——特点是,古旧统治者特别爱听“歌颂”)。

就一个字,历史的自述似乎没有人类语言叙述的那么简单。翻开清末第一次鸦片战争上溯数十年、甚至两百多年的清朝史料,里面充斥的是中外矛盾冲突和累积的一个漫长过程:从天文地理知识、通商观念,到大清国“天朝上国”统治原则等,无不都存在着封建时代大清中国的一个错位认知。

中国文化中有修身、养性观念,这便是自我检讨以走向成熟的人类优秀品质。只是可惜,在那个落后时代,修身,像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一样,只成为了自我检讨以依附封建强权的单向行为,因而成为荒唐不堪。这是中国统治者(“君学”)文化因强权政治的一种走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