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怡情
(2012-08-13 05:57: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论 |
现代体育竞技最早应该是源于民间游戏。中国的史实和史料记载也存在类似的民间竞技,如近、现代有很多人议论的中国古代马术、格斗、球类等活动。现代体育竞技中存在的大多数项目,在历史中国社会不会没有它的雏形,这是由但凡人类社会的共性所决定的。但是,历史中国最终没有发展形成一种全民性的体育竞技。
说到全民性的竞技游戏,中国也是有的,如围棋、象棋、扑克牌、搓麻将。据说围棋、象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扑克牌和麻将只在近、现代才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全民性活动的。所谓全民性,就是无需有人组织动员而根据社会自觉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大态势(太极拳和乒乓球只在现代才形成普及)。
围棋和象棋讲求的是心术算计;扑克牌则寓运道和运算于其中;本人不会麻将,但它是否寓发财愿望甚至连档发财于其中呢?有道是“小赌怡情”。
在中国历史社会发展中不自觉形成的这种全民性游戏,不会是无根之物。它是否和自古的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某种关联?有人曾以中国人好静的民族性格来解释;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解释有失偏颇。本人认为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偏于相信后者。
体育竞技终久没能在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传统历史中国形成全民性的活动,只成为了近代中国的舶来品。对于舶来品,任何社会大都会以固有的目光来看待的,这是人类社会的常理与心态。当体育竞技传入中国的时候,举国性一开始便显现出了它的特点,“为国争光”,是百年中国在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中的常用语,并成为了中国人真理性的自觉思维;然而,体育竞技“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却是人类对自身体能全方位发展的追求,个体性是其中不应该被忽略的特点。
说得清楚一点,传统中国所批评的西方人追求个人自由(包括体能自由)发展的西方文化中滋生了体育竞技;而在强调举国性、忽略个体性的中国古文化土壤中,没能滋生全民举国性的体育竞技。由此,对现代体育竞技的认识偏差便寓于其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