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磊东
磊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216
  • 关注人气:3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等的歧义

(2010-08-25 11:39:58)
分类: 普通人看清末史专题

   福泽瑜吉在《劝学》第二编中有句话:“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里所说的平等,不是指现实的状态,而是指基本的人权。”

   在现实中,当有人说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句话时,就会有人阻断:一只手伸出来五个手指也是长短不一的。其实这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说法。任何人都承认,人的智力、能力、地位、贫富、强弱等社会状态是不一样的,这才如手指的长短不一样那样,但五个手指的功能、本质是一样的,即如人的本质是平等的一样。

   记得一次,一位很健谈的建筑包工头来我单位吹牛。他谈到,一位西方教授来中国讲学。洋教授作了这样一个比喻以说明“剥削”的合理性:人体的胃整天不干活,只知道享受各方送来的食物。双手和双脚以此为抗议,脚也不走了,手也不劳动也不送食物进口了。三天下来,人体的四肢首先感到乏力了,它们不得不接受胃的“剥削”了。

   听了他的吹牛,我对“剥削”的合理性有了反思。但我接着他的话说:如此看来,胃确实应该处于享受的地位,但是,它必须在人体中占很小的份额。如果它既要享受,又要占人体份额之最,那才是酒囊饭袋呢。说完我大笑。包工头仍一脸沉浸在自己的说辞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所谓民智未开
后一篇:文人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