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Day10 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2014-02-01 20:33:22)
标签: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

大本钟

伦敦塔桥

白金汉宫换岗仪式

伦敦一日游

分类: 欧洲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伦敦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英格兰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这里被大家铭记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是英国的政治中心,是王室的核心。再加上2013年凯特王妃生宝宝与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两件皇室大事件,再次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至此。

我们在伦敦只留了一天时间游览,大本钟、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白金汉宫、伦敦塔桥是我们此去游览的目的地。而前面几个景点,都集中在伦敦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区,伦敦塔桥则另外隔一段距离。

伦敦的轨道交通非常发达,从我们居住的Raynes Park坐城轨抵达Waterloo,换乘一站就可以抵达westminster地铁站。站内的指示牌标的很清楚,从3号出口出来,一抬头正对的就是泰晤士河畔矗立了几百年,占地三万平方公尺的哥特式国会大厦。国会大厦高塔上又被昵称为“大笨钟”的Big ben,每到整点就会敲响一次的共鸣钟,自1859年开始每天提供精准的报时,是从很早开始,提到伦敦我第一联想到的地标咯。
从国会大厦步行10分钟就能走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
英国皇室的重要正式仪式几乎都在这里举行,同事英国几乎所有国王女王多半长眠于此。

花16英镑入内参观可以看到被评为“基督教会中最美丽的礼拜堂”,以及超多的陵寝。
西方的宗教对生与死的看法与中方大有不同,修道院或教堂可以容纳最喜庆的婚礼,婴儿洗礼仪式,也可以为去世的人举行葬礼。“尘归尘,土归土”,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倒是与佛教中的轮回异曲同工。
每一个仪式,都是在主的鉴证与保佑下完成,因此也可以说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拥有“最幸福的”大厅。

在远处就被大修道院精美绝伦的雕饰惊倒,不过门口排队入内的队伍太长了,恐怕不等上个把小时是进不去的。这次只能作罢,安心围绕一圈欣赏一下美丽的尖顶,幻想一下里面“幸福大厅”与美丽彩窗,依依不舍得离去前往下一站。

过了两个路口,皇家仪仗队从我面前经过,这意味着我们离白金汉宫不远了。

白金汉宫前雕刻有天使和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像的塑像,因为马上就到英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所以白金汉宫的换岗仪式也格外豪华起来,前来参观的游客也特别的多,即便如此,人群很有秩序,拥在里面也不觉得很闹心。远处有骑兵在负责安保,面前的英国警察在面带微笑不厌其烦的为游客解释目前限行的缘由及时间。
在默默等待中,换岗仪式开始了。

白金汉宫参观换岗仪式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轻松,由于换岗仪式已经成为了这里的标志,所以每天这里都会聚集成千上万的观礼群众,当然人山人海也是一大胜景。

白金汉宫除了换岗仪式,正对着的白金汉宫的白金汉宫花园与圣詹姆斯公园我特别喜欢。圣詹姆斯公园在1532年被英王亨利八世指定为伦敦第一个皇室公园,后来经过园艺大师建筑大师的美化,而今成为伦敦市中心最美丽的公园。皇室的花园平民也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力享用,不得不说是英国皇室的一大魅力。公园中央的长形水池里聚集了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鸭子,还有天鹅和很多水鸟,另外还可以见到小松鼠。很难想象这是在一个大都市的中心,地上的鸭子嘎嘎叫,这难道不是在乡村吗?

在白金汉宫乘坐地铁到Tower Hill站,出站左转穿过地下通道步行两分钟就到了色彩沉重的伦敦塔,在伦敦塔的后方,横跨在泰晤士河上的,便是伦敦塔桥。
遇到大型船只要从桥下过,塔桥中间会分开从两端升起。目前先进了,可以提前上网查好塔桥升起的时间而避免了等待之苦。
参观者还可经上层的行人桥走过,沿途欣赏泰晤士河两岸的风光。塔桥上的风景本来还算不错,可惜外面的铁架阻碍拍照,时间或金钱有限的人便未必值得花那 几磅的门票。其实在伦敦塔的后方,泰晤士河边上会有拍摄塔桥最好的角度,可以看到塔桥的全貌。

伦敦塔门票20.9英镑,给我的感觉是黑暗而沉重,可能因为历史上曾有两位王子在这里被谋杀,而且作为监狱时这里关押过死刑犯吧。当时运送死刑犯进入伦敦塔的叛徒门,与有名的乌鸦故事,让着座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建筑笼罩在一片阴沉氛围之下。不知是否想减轻伦敦塔的血腥味,所以王室把他们一些价值连城的金钻皇冠和首饰存放在珠宝馆 (The Jewel House) 内供游客羡慕一番,当中包括世界最大的530克拉的钻石“非洲之星”。
至于正中央最显眼的白塔 (The White Tower) 现时是一间博物馆,展出亨利八世的肥肚腩 (他的盔甲)、兵器和伦敦塔的历史等。

再沉重的历史也不能阻止人忍饥挨饿。伦敦塔前面有非常受欢迎的两家英国名物:Fish & Chips商店,热腾腾的捧在手里,将薯条在蛋黄酱芥末酱与番茄酱中翻几个跟头打几个滚,再掰下一块鱼肉一起放进嘴里大口嚼,唯有如此才能有能量抵御塔桥周围极重的阴气带来的寒冷。

▼泰晤士河岸远看伦敦眼。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泰晤士河上的游船是前往各个景点很好的交通游览工具。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国会大厦建筑群上的四面大钟。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漂亮的金色大钟。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国家议会前的雕塑。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从国家议会走路前往威斯敏斯特修道院。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门口。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修道院的门楣。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大门上非常精致的圣母造型。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墙壁上伸出的人口看得有点害怕。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记录2011年盛大婚礼仪式的纪念牌。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门口排队入场的人,超级多啊。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修道院前面的黑衣骑兵队。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圣詹姆斯公园旁的红衣骑兵队。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骑兵身上穿的铠甲金光闪闪。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从圣詹姆斯公园看白金汉宫。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公园里的鸭子一家。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白金汉宫的大门。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白金汉宫门前的金色雕塑。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换岗仪式开始。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仪式进行中。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在最佳位置拍摄伦敦塔桥。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阴气沉沉的伦敦塔。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伦敦塔门口的炸鱼薯条店人气极旺。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如此高热量的食物给以快速补充体力。
手拿薯条时,阴了一天的伦敦出了太阳,这是给吃货的某种暗示吗~!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香奈儿灯柱。
在伦敦,想要见到“香奈儿”不一定非要走进高档百货商店,走在大街小巷一样可以如愿。这个伦敦人妇孺皆知的“秘密”,其实就刻在这座城市中心的街头路灯灯柱上。

在大本钟前,花团锦簇的摄政公园里,欧洲最热闹的商业街摄政街的道路两旁,高高的铜制灯柱表面被年复一年地用防锈黑漆粉刷,让伦敦市中心街头的路灯一直显得很有历史沧桑感。在灯柱基座的位置,都用金漆为色,黑漆为底,刻着和高档奢侈品牌“香奈儿”一样的标志。这不是伦敦市政设计和法国的奢侈品公司的设计“撞车”,而是两国都认可的货真价实的“香奈儿”标志。

不少英国人都相信,伦敦的街头路灯被刻上“香奈儿”,源于同名的法国奢侈品牌创始人,当年与伦敦城的主人之一—威斯敏斯特公爵的一段异国恋情。

对香奈儿始终无法忘怀的英国公爵决定今后在伦敦市中心的街头灯柱上,刻上“香奈儿”的品牌标志,同时在这个标记的旁边,刻上一个大写的W,代表威斯敏斯特公爵的家族。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痴心的公爵想要告诉后世“今后还会有很多代的威斯敏斯特公爵,但香奈儿只有一个”。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伦敦街头的时尚先生。

【英国】Day10 <wbr>在伦敦感受皇室气氛的庄严-永远的日不落帝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