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辅导孩子学好功夫作文

(2013-08-26 16:51:21)
分类: 作文新手入门类

如何辅导孩子学好功夫作文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这对于孩子、对于家长都是一个新的台阶、新的开始。一是,有不少小朋友从幼儿园升到了小学一年级,标志着这些孩子开始学习语文了;二是有一些小朋友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了,这标志着这些孩子开始正式学习作文了;三是有一些小朋友从三年级以上,升到了更高的年级,这标志着这孩子,要为小升初做长期、中期或是短期的准备了。

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需要说太多了。从考试的角度上来讲,小学的语、数、英都是占100分,没有特别的理由来说语文不重要。如果还在重理轻文,那只能说,现在痛得不够。真到了痛的时候,再后悔再来补,怕是难度就大了许多。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想告诉大家的是,数学、英语、语文不是并列同等的。母语的学习,是更为底层、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举个例子来说,未来,孩子步入社会,可能学过的数学物理化学已然没有了用处,忘得一干二净。曾经数十年学过的英语,怕也会变成半吊子工程。但是不能不说,他们还将需要表达,还需要沟通,还需要用文字来写方案、写总结、写报告——这是职场的必要素质。教育需要更长远一点的眼光。

讲这一堂课有两个起因。一个起因是: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一个即将二升三的孩子的妈妈发了一个贴子,大体上的意思是是对语文的纠结:对语文的学习还处在认字识词、抄写默写这样一个简单的、低层次上。看到这些妈妈对于语文认识的错误,十分难过。当时就发了一个贴子:

  发这个贴子,因顾虑到会有广告的嫌疑,所以犹豫了一会。

但忍不住要发上来。因为看到不少妈妈,对于孩子认字识词,对于孩子写作文还有不少的焦虑与困惑。本贴的文字内容,来自于我写的《作文,多大点儿事——启蒙篇》。这是一本专门针对三年级以前(包括三年级)的孩子,如何进行文字启蒙及作文启蒙的书。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少家长,包括学校的语文教育,有不少的误区,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上走了不少的弯路。

发此贴的意义在于,希望能对三年级以前的家长在认识语文、认字识词、学习作文等方面,有一些帮助。

第二个起因,这几天在和个别的妈妈们交流。感受到,有一些妈妈,进群很久了,课也听了,书也看了,但还是不知如何辅导孩子的作文。比如说有的妈妈——还算是很认真的妈妈,在辅导孩子的时候,照着书本一篇一篇地读给孩子听。这样照本宣科的效果会有一些,但大打了折扣。

其实,如何辅导孩子作文,在书里都系统地讲过。但可能如何辅导的线路,被众多的作文的技法所掩盖,所以这一条主线就不是很清晰。因此,今天来讲这堂课,来帮助大家理清一下思路,从而让大家在新的学期内,与孩子一起有更大的进步,也能收到更多的孩子进步的好消息。

第一,辅导孩子作文,一定要明白孩子的作文有什么问题。

作文的问题,我们在《基础篇》、《实战篇》都有分析讲解过。无非是四大类。

第一件:写不出。没写在纸上,但写在了脑门上。一提笔,架子端得稳,姿势很好看,但走神不走笔。笔墨落不在纸上,却落到了脸上——愁眉苦脸,皱成猩猩脸。

第二件:写不“动”。作文写得不生动,但屁股老在动。一会儿抓抓屁股,一会儿挠挠头发;一会儿喝点雪碧,一会儿吃点水果。浑身在动,但文字一点也不生动。

第三件:写的乱。洋洋洒洒,不是潇洒的“洒”,而是水洒满地的“洒”,一地鸡毛外加一地的水。真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孩子虽然接触面广、知识量大,但写的东西一拎起来,就滴滴答答、稀里哗啦。

第四件事:写得高。高射炮打蚊子——没打着蚊子,却打到了太空。不是“太空”的“空”,而是假大空的“空”。往往是:今天我玩了一天,太好玩了;今天我吃了一顿,太好吃了;今天我看了本书,太好笑了。太好吃,太好玩,太好笑,结果就太到了“空”上。

希望妈妈们当一下“事妈”,带着孩子来诊断一下:自己孩子作文中的“事”,到底在哪儿?问题出在哪里?

这四个问题,妈妈们一定要学会诊断、明确,不能笼统地上来就讲我的孩子作文不好,我的孩子语文很差。俗话说,对症才能下药,如果您只是说哪里不舒服,高级的蒙古大夫也没办法啊。

要帮孩子诊断作文的问题。这些问题,还要分一个先后的次第。即便是孩子四个问题都有,那也要理清楚,哪个问题最重要,哪个问题最不重要。排排队,理理发。

第二,妈妈要树立全面的作文观。

需要说明的是,这四本书:《作文大多点事儿》(基础篇、实战篇、提高篇、启蒙篇),是以妈妈为主导的书。这也是我们倡导的亲子作文扶上马送一程的重要理念。希望家长们清楚,作文是一个能力,不是一种知识。知识只需要记一记、背一背,了解标准答案就可以了。能力是知“道”,能力是需要通过训练来掌握的。就如看一本《如何学习游泳》的书,与真正学会游泳,是两个概念。

对于这一项能力的获得,作为小学生来讲,自学是不可能的。是需要家长们扶上马送一程的。有一些妈妈讲,书是买来了,孩子不爱看。如果还本着让孩子自学,当甩手干部、甩手户主、甩手家长的心态,学会作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以这四本书一定要妈妈为主导。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更不可能自己看懂。他也许能看懂漫画、看懂马小跳,但绝无可能看懂如何学习作文并学会作文的书。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孩子参与的比重可以略为增加。也就是说,低年级的孩子相对扶多一些扶紧一些,高年级的孩子相对扶松少一些扶松一些。

既然讲亲子作文,讲以妈妈为主导,那么妈妈的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学习来树立全面的作文观。

作文观,是一个大概念。这四本书从核心上来讲,就是帮助妈妈们树立作文观的。比如说,作文是什么?作文的品相是什么?作文的方法有什么?字词句段与作文的关系?如何仿写等等,如何处理阅读分析与写作的关系,如何按僵化、固化、强化、优化的步骤来提高作文等等,这些都是作文观。

为什么妈妈要树立作文观?而且是全面的作文观?这就跟大夫一样,您是哪一科的,就要对这一科诊断医疗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您是胸腔科的,就要对胸腔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您是耳鼻喉科的,就要对这一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四本书,内容很丰富,各有各的侧重、各有各的要点。怎么去全面掌握作文观?很简单,有一条主线:四六八----四个对称,六根六尘与作文八法。这所有的加起来,一共就是十八个概念。要说起来,再难也难不到哪去。家长们过去语文、写作基础再不好,想必看懂这些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心态,是想当甩手家长,还是当抱怨户主。如果稍下一些功夫,多给自己陪孩子学习留一些时间,少看一会儿电视,少闲聊一会儿八卦,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前两天看到论坛有一个贴子:每天留出半小时能做什么?不相信一个人每天忙得连陪孩子半个小时的时间都没有。据说奥巴马当总统以来从来没缺过开家长会,从来没缺过与孩子一起吃早餐。

讲作文多大点事,就是没多大点事。大家在博客中也看到过不少孩子的喜报。有的孩子学了二三个月就上手了,进步很快。这是有实证的。原因在哪?在于妈妈的用心。大家自问一下:我的孩子会看书吗?我的孩子有自习能力吗?如果不会,如果没有,那么您让孩子写好作文的唯一方法,就是亲子,就是扶上马送一程。

所以就全面的作文观来讲,就是四六八,下点功夫、花一点时间,家长一定能领悟。不要再讲什么我对对称还不了解、对六根六尘还不了解。人能弘道,而非道能弘人。你要是不了解,谁也帮您了解不了。

第三、辅导孩子的作文要按步就班。

前面,讲到了要诊断出孩子作文的问题,又讲到了家长要理解四六八,树立全面的作文观。那么在操作上,就要对症下药了。如果是“说得乱”的问题,那就要从结构、从头身脚上入手;如果是“写不生动”的问题那就要从六根六尘处训练。依此类推。

再说一遍:要按部就班,对症下药。就好比是大夫看病一样,虽然有高血压并伴有其它并发症,那作为高明的大夫来讲,要先治主要的。不能说高血压也治,糖尿病也治,老年痴呆也治——能治得过来嘛!

许多妈妈现在犯的主要的错误,就是刀枪剑棍齐上阵。这个想治,那个想治,结果作文的病没治了,却把孩子“治”的头不是头、脸不是脸的,比以前还要害怕作文。一看妈妈端着《作文,多大点事儿》上来了,恨不得提着屠宰刀一样害怕。

妈妈有了全面的作文观,就跟大夫对一个学科全面了解了一样。对孩子作文的问题进行诊断,是要求您一个一个来,千万别中医、西医、吃药、打针、开膛破肚、做化疗全上来了。这样看病,人治不死怕也要治个半残了。同时作文的辅导也是如此,要一个一个的来。

再来说下一个问题:如何抓住辅导的重点或是核心。现在一共有四本书供大家学习:基础篇(1)、实战篇(2)、提高篇(3)、启蒙篇(4)。对于没有文字经验的小学中高年级的妈妈,建议按照(2)(3)(1)(4)的顺序看。对于没有文字经验的小学低年级妈妈,建议按照(4)(2)(3)(1)的顺序看。对于有文字经验的妈妈,建议按照(1)(2)(3)(4)的顺序看。

多次讲过,作文水平的次第有三个:一是表达清晰,二是表达生动,三是表达有趣。同时也指出了孩子在写作文中写得散、写不出、写不动、写得空四大问题。从作文水平的次第上来看,“写得散”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反过来说,学习作文最紧要的问题,是抓结构。结构抓好的,表达就清晰了。其重要性就有如盖房子一样,要把四梁八柱建得牢固一些、扎实一些。可以说,结构的问题解决了,其他什么“动”啊“散”啊“空”啊的问题,就特别容易了。

结构的问题——头身脚帽衣帽的问题,从开始学习作文,到小学毕业甚至初中毕业高中毕业,都是要一直强化训练的。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什么生动啊、有趣啊都谈不上。正如在一个茅草屋上,再装什么霓虹灯、再竖什么广告牌,它也成不了五星级酒店。结构的问题解决了——对于孩子来说解决的意思是,他有了这个主动性,有了这个意识了,再来说生动性、有趣性。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讲的四个对称,或者说我们在启蒙篇中讲到的汉字的音形意——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是纲举目张的道理。比如说对称,它既能够解决结构的问题,也能解决生动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有趣的问题。“四六八”其实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独立作用的。就好比患有高血压并伴有其它并发症一样,高血压的问题解决了,在其它并发症也就解决的差不多了。

辅导孩子写作文,要不要天天练?天天写?如果没有特别的过高的要求,只想说,认认真真的把学校布置的作文作业辅导好。要精辅导,深辅导。扎扎实实。不要简单低层次重复,天天写日日练,根本没必要。

第四,心理的问题。

正如《学记》上讲的: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什么叫“心之莫同也”?就是说,所有学习中存在的大问题,都与心理有关。

妈妈们在辅导作文上,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是天才,结果呢,自己去扮演了黄世仁、葛朗台的角色——非常吝啬。对孩子表杨一下、夸奖一下、激励一下,好像就跟要了她的命一样。要知道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骂出来的。在看孩子作文的时候,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就您行?!

有妈妈在自由发言的时候说的好:要抓大放小。大是什么?大就是看到长处,看到进步,看到优点,看到亮点。孩子有一点进步了,您能不能表扬一下?就如《学记》里所讲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会教的人,就是能把孩子的长处发挥出来的人。长处发挥出来了,缺点自然就不重要了。正如,晚上的一个屋子里,点亮蜡烛了,角落处的黑暗就不重要了。要学会看到长处,学会毫不吝惜的激励表扬赞叹。

写作文不是要讲抬头收腹嘛,我们来也来抬头收腹一下:妈妈们看不到孩子的亮点,是因为看不到孩子的进步。看不到孩子的进步,是因为没有诊断出孩子原来的问题。没有诊断出孩子原来的问题,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全的作文观。

再来一个回环的技法:没有完整的作文观,就诊断不出孩子的问题;诊断不出孩子的问题,就看不到孩子经过训练后的进步,看不到进步,就看不到亮点。看不到亮点。小朋友就成了污点。

这是今天讲课的内容,目的是帮助大家在新的学期理一下思路,调整一下情绪。

祝小朋友们新的学期喜报多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