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增加文字的厚重感:《撑伞》
| 分类: 作文讲评 |
整理者:榕-迟迟、北京-乐妈、江苏—通妈
作文讲评《撑伞》(二)
讲评时间:2013年3月20日下午
-------------------------------------------
回顾一下。昨天讲到“身子”的第一句:
突然,乌云密布,天空变得阴沉沉的。伴随而来的是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吹得妈妈和小红都睁不开眼睛。
对此,我们把低年级孩子不容易掌握的“乌云密布”进行了通俗化,变成了:
突然,天把颜色一变,阴沉沉地拉下脸来。接着,它像憋足了劲似的长呼一口气:呜——于是狂风大作,树叶飘下来了,沙子扬起来了,吹得妈妈和欢欢都睁不开眼睛。
在点评文中,要去体会“呜”的声法;
再去体会“树叶飘下来了,沙子扬起来了”上下对称的意境之美。
【来看原文】:
天空中划过一道道闪电,轰隆隆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紧接着便下起豆大的雨点。妈妈急忙地拿出雨衣给小红穿上,这时雨已经下得很大,倾盆大雨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在这一段中的文字没有问题。特别是“轰隆隆”的声法,显得有声有色。还要有对称的意识,用对称去写,文章的节奏感更强。
天空中划过一道道闪电,轰隆隆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豆大的雨点被响雷打落下来。雨点落在地上,溅起朵朵水花。雨点打在树上,噼哩叭啦!雨下得很大很大。
点评文中“天空中划过一道道闪电,轰隆隆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豆大的雨点被响雷打落下来。”这是运用了驴头不对马嘴的技法。本来雷声是雷声,雨点是雨点,一个是驴头,一个是马嘴,亲不到一块去。但此时把两个本来不搭界的事物,通过拉郎配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可参考《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的内容。
此外,“雨点落在地上,溅起朵朵水花。雨点打在树上,噼哩叭啦!”是以对称句的方式呈现的。同时,也注意运用了押韵,把“花”与“啦”同韵,这样读起来就朗朗上口。
《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中讲到过雪的六个写法,也就是说雪是可以通过色法、声法、香法、味法、触法与意法来写的。同理,在本文中,雨点落下来的时候,“溅起朵朵水花”运用了色法;“噼哩叭啦”运用了声法。这样就把雨点写得有色有声,立体多样了。
【继续看原文】:
这样的场景,正好被刚放学的小明看到了,他赶忙跑过去,给她俩撑伞。小红和妈妈觉得怎么不下雨了?回头一看,这才知道是小明正在为她们两个落汤鸡撑伞呢!小红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谢谢你,小明。”小明微微笑了一下算是回答。
可以这样调整:
这时,帅帅正好路过,他看到了两只浸泡在雨里的落汤鸡,赶忙跑过去,给她俩撑伞。欢欢和妈妈觉得怎么不下雨了?回头一看,这才知道是帅帅正在为她俩撑伞呢!欢欢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谢谢你,小帅帅。”
原文写到了帅帅正好放学路过。就简练而言,是放学路过,还是吃饭路过,还是约会路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路过,看到了一对落汤鸡。同时,原文中有一句欢欢和妈妈“回头一看,这才知道是帅帅正在为她俩cheng伞呢!”这个语句还是有些小问题,主人翁有错位的感觉。“我”就是落汤鸡,落汤鸡就是“我”,哪有“我”看“我”,落汤鸡说落汤鸡的呢?所以,这个地方要稍加调整,帅帅看到了落汤鸡,然后过来提供帮助。“我”和妈妈回头一看,原来是帅帅在帮我们撑伞。
【来看结尾】:
小明真是个雪中送炭、雨中送伞、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呀!
从文字的表达上来看,这是很棒的对称句,“雪中送炭”对“雨中送伞”。同时,文字中还注意到了押韵的因素,非常值得表扬!小朋友一定要有这个意识,这个基本功,会对将来文字的运用打下很好的基础。
昨天群里有妈妈说,头一次听说还能把韵律融在作文中的。这是中国文字特有的现象。简单来说,中国的文字,是音形意三者统一,西方的拼音文字是有音有意而无形,这是一个区别。第二个区别是,中国的文字,一个字是一个音节;西方的文字(准确来说叫词),一个词,可能有一个音节,也可能有两个、三个甚至是四个音节。举个例子来说:老师——汉字就是两个音节,发两个音,一个字一个音节;而英文中“老师”的英语是teacher,一个词是发两个音的。汉字一字一音,更有规律可循;英文一字多音,很难有规律可循。可见,中国的文字在表达中,韵律的特点更为突出。
再比如说:结合短音节、多音节甚至是长音节,就有了语法中一个特有的现象,叫短句式与长句式。短句式与长句式,从音声的角度讲,就是短音节与长音节。
举个例子来说,用短音节(短句式),来表达今天要求听课的妈妈的感觉(您的要求):早!早了!太早了!
要是用长音节也就是长句式来表达:你们七点还没到就吵吵着要求讲课,难道不觉得太早了吗?一个是贵人语迟,一个是快人快语,音节不一样,句式就不一样,表达的语态、语意也不一样。这些道理在《启蒙篇》中有系统的说明,这里就不展开了。
回到本文,昨天的讲评中,讲到了要给主人翁起个名字,这个名字既要能体现文中的主题,如果同时能体现出音韵之美、音韵的和谐就更好了。所以在本文的结尾,可以换个方式来表达:
现在,太阳出来了。欢欢看着帅帅,帅帅看着欢欢,妈妈看着他俩,说:“每一把撑起的伞,都藏着一朵朵的爱。”
之所以在一开始起名欢欢,为了体现出这个小女孩看到雷打雨落时,还是用欢快乐观的心态;之所以用帅帅,为了体现出小男孩帅气大方、乐于助人,并且外表帅、心里美的意思。同时,也为了在结尾的时候,稍加注意音韵的和谐。太阳出来的“来”与“帅”、“爱”押韵,欢欢的“欢”与“伞”也押韵,这样读起来就朗朗上口,耐看耐读。
这样文字的厚重感也就相应增加了,什么叫文字的厚重感?就好像是一语双关一样,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能同时表达多种含意,多种味道,有多个讲究,就是文字的厚重感了。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有句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的“晴”,直接指的是天气,是指晴天;但从发音上来讲又表示的是“情”,表示的是一个女子看到下雨的时候,这边在下着雨那边却放着晴,因此心情上,既喜又愁,有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之意。所以这个“晴”,就起到了晴天与情感两层意思,这样的文字才叫厚重。
|
【原文】 突然,乌云密布,天空变得阴沉沉的。伴随而来的是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吹得妈妈和小红都睁不开眼睛。天空中划过一道道闪电,轰隆隆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紧接着便下起豆大的雨点。 妈妈急忙地拿出雨衣给小红穿上,这时雨已经下得很大,倾盆大雨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这样的场景,正好被刚放学的小明看到了,他赶忙跑过去,给她俩撑伞。小红和妈妈觉得怎么不下雨了?回头一看,这才知道是小明正在为她两个落汤鸡撑伞呢! 小红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谢谢你,小明。”小明微微笑了一下算是回答。 小明真是个雪中送炭、雨中送伞、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呀! |
【点评文】 突然,天把颜色一变,阴沉沉地拉下脸来。接着,它像憋足了劲似的长呼一口气:呜——于是狂风大作,树叶飘下来了,沙子扬起来了,吹得妈妈和欢欢都睁不开眼睛。 天空中划过一道道闪电,轰隆隆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豆大的雨点被响雷打落下来。雨点落在地上,溅起朵朵水花。雨点打在树上,噼哩叭啦!雨下得很大很大。 这时,帅帅正好路过,他看到了两只浸泡在雨里的落汤鸡,赶忙跑过去,给她俩撑伞。欢欢和妈妈觉得怎么不下雨了?回头一看,这才知道是帅帅正在为她俩撑伞呢!欢欢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谢谢你,小帅帅。” 现在,太阳出来了。欢欢看着帅帅,帅帅看着欢欢,妈妈看着他俩,说:“每一把撑起的伞,都藏着一朵朵的爱。” |
希望您第一步从《新手关注》开始看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