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说《论语》35:父母恩难报(下)

(2011-06-24 20:21:50)
标签:

经典

论语

为政

教育

分类: 乱说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昨天我们讲了这一句,但主要讲的还是《佛说父母重恩难报经》。今天我们接着讲这个经。

或复是女。适配他人。未嫁之时。咸皆孝顺。婚嫁已讫。不孝遂增。父母微嗔。即生怨恨。夫婿打骂。忍受甘心。异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骨肉。却以为疏。或随夫婿。外郡他乡。离别爹娘。无心恋慕。断绝消息。音信不通。遂使爹娘。悬肠挂肚。刻不能安。宛若倒悬。每思见面。如渴思浆。慈念后人。无有休息。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愆。卒难陈报。

前面一段,讲的是男子娶了媳妇就忘了娘;这一段,讲的是嫁了老公就忘了爹。这段就是讲,有的女子,原先在家还没有出嫁的时候,都很孝顺亲生父母,嫁了老公之后,就有了不孝之心。父母稍微对她嗔怒责骂,女儿心里即刻就产生怨恨。但是在老公家呢?老公打骂,她却百依百顺。有的女子跟着老公,远走他乡,离别了亲生的父母爹娘,却毫无依恋,从此断绝了消息,一点寄音、书信都没有——短信也不发,电话也不打。但是,她却想不到,老爹、老妈在家里日夜思念,牵肠挂肚的,每一时刻都不能够安下心来,心神不定地想念她。那日子的难过程度,就像是身体被颠悬一样。父母慈心思念儿女,永远没有休止停息。远离父母的朋友们,听到这些话,有体会吗?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重恩。举身投地。捶胸自扑。身毛孔中。悉皆流血。闷绝躄地。良久乃苏。高声唱言。苦哉。苦哉。痛哉。痛哉。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从来未觉。冥若夜游。今悟知非。心胆俱碎。惟愿世尊哀愍救援。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这一段话,大体讲的是:听经的大众听完佛说的父母重恩,感动得举身投地,捶胸自扑。与此相比,我们抹着眼泪,其实也不算什么了。“良久乃苏。高声唱言。苦哉。苦哉。痛哉”——听经的大众幡然醒悟,良久才苏醒。大叫:“痛心啊,痛心啊……”从来未觉。冥若夜游。今悟知非。心胆俱碎”——原来不明孝意,现在醒悟,心胆俱碎。“惟愿世尊哀愍救援,云何报得父母深恩”——唯一祈愿世尊指示我们:怎样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呢?接下来,我们就要来看,父母的重恩是怎么报也报不了的。

尔时。如来即以八种深重梵音。告诸大众。汝等当知。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这一句话,大体的意思是说:假如有人,左肩挑着父亲,右肩担着母亲。两肩挑着这个重担,绕着须弥山行走(这个须弥山是佛经里常讲的一座山,比喜玛拉雅山不知要大多少倍),以至皮肉破损、见骨,甚至磨穿肩骨,见到骨髓。这样经过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即使血流满地,淹没了脚跟足踝,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假使有一个人,遭遇到荒年,恐怕爹娘父母挨饿,将自己全身切成肉酱,就像微尘那么细碎,来让父母充饥。像这样经过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也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假使有一个人,想要布施供佛,为父母求福添寿,手拿刀剑,剜挖自己的眼睛,奉给如来,生生世世都这样做,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也不能报答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用刀割下心肝,血流遍地。生生世世这样做,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也不能报答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百千刀戟。一时刺身。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受到百千把刀剑,同一时刻刺进身体,并从左右两边出入刺杀。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也不能报答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爹娘,打断筋骨,流出骨髓。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也不能报答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吞热铁丸。经百千劫。遍身焦烂。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吞下灼热的铁丸,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也不能报答父母深重的恩德。

讲到此处,我们就知道了,这个世界上,你怎么报恩,都报不清楚父母之恩的,又怎么会有“愚孝”之说呢?连“孝”都没有做好、做到,怎么能妄谈什么是“愚孝”呢?!所以讲我们好好地读一下——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想想我们小的时候,生病的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担忧;再想一想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们是如何着急、上火的,也许便能体会到一点点佛祖所讲的“父母之恩,难以为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