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说《孟子》52:志壹动气,气壹动志

(2011-01-27 08:47: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国学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公孙同学又问了,老师啊,你一会志啊气啊持啊的,我听了好晕了。老师啊,你即然讲念到哪里,气到哪里,又讲,不能乱来什么念,有持其念,否则就会让自己泄气。这是为什么呀,真是听晕了哦。老师他们两者的关系我还是没有听明白,还是要讲讲嘛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这句话,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个人认为,各家还是在这个志是什么气是什么上面各有歧意。那么,我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们还是要站在佛理的最高端来看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呢,再深入一点这个气,是什么,就是业力。志是什么是愿力。愿力大了,愿力是善的,那么善业就大。同样的这个善业大了,得种种利益了,就可以推动这个愿力。这个壹字怎么理解,专心一念,佛就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个专心专愿,是共法,做什么事都要这样要求,就是成心想当天下第一小偷(不是大盗),据说也要在油锅里用三个手指头快速的夹出东西,并且也要制心一处,千锤百炼。同样的道理,读书如此,当“演员”如此,想当总统主度首相主席的也要如此。

孟老爷子也是菩萨再世,不断的为我们讲志与气的关系。他又举了一个例子来讲这两者的关系。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他说,一个人急急忙忙的跌跌撞撞的样子,是什么造成的呢,是气造成的,把过来他越是急急忙忙的样子越是反过来影响到他的心念。这个意思怎么理解呢,我们讲心急吃不了热汤圆。你想吃热汤圆,说明你就是心里急嘛。想着上班了想着挤车人想着还有好多事没有完成呢。反过来,你吃的热汤圆,一口吞不下去太烫了,含在嘴里,急的连他奶奶的都骂不出来了。急上加急火上加火乱上加乱。《大学》里开头就在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掌握大学之道,就要----止,定,静,安,虑,得。反过来,只有行止,定,静,安,虑,得之法,才算掌握了大学之道。

我们的公孙同学非常会问问题啊,并且还谦虚的不得了。他说  “敢问夫子恶乎长?”。老师啊,我是提着心吊着胆踮着脚丫子的问你一个问题啊,想问又不敢问,不敢问但又特别的想问,想了半天我还是鼓足通气的想问:老师,你在这个养不动之心方面,有什么密法嘛,有什么独到的地方呢有什么特长呢?----老师啊我只是想问,我还没有问呢!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们说公孙同学厉害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敢于直问老师,一般我们讲,如果问一个人对那件事怎么看,对那个问题怎么分析。我们一般都会侃侃而谈头头是道,但是要是我们问一个人:你是怎么想的,你对对自己怎么看,你的修养有多高,你有没有缺德,你有没有心眼。一般而言,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后都会顾左右而言他,不愿意回答。而公孙同学就历害在这里,老师你的心法是什么,你与别人比你的道德怎么样。这个问题怎么问,是技巧,而问出来了,那是高手了。所以,学生这么一问,老师也没有什么谦虚的了也就直言其问(通过这个我们也能读出孟老爷子性格的秉直):孟子回答了:我呢,别的特长不敢讲,只有小小的两个特长,一个就是我能透透彻的了解别人讲的话。别人跟我讲,你吃了吗?不一定意味着要请我吃饭。别人跟我讲再见,那也说不定意谓着再出见不到。如果有人说他大彻大悟明白了,说不定他是最糊涂的一个。第二个长处呢,就是我善于培养浩然之气。

    听到这里,公孙同学又不行了,他使力的敲着自己的脑袋,“敢问何谓浩然之气?”,老师啊,你又把我讲糊涂了,我要吃头痛药了,我现在觉得好象有东西在咬的脑神经一样。先前你讲了这个志啊气啊什么的,我就快得偏头痛了。现在你又讲一个浩然之气。哎哟哟,老师啊,我还是要提着心吊着胆踮着脚丫子问你老人家了,什么叫浩然之气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