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恋、榆钱清香

2022-05-08 09:51:20
标签: 杂谈

                                      榆钱清香

       地处冀中平原的家乡树种繁多,最常见的有柳树、槐树、白杨树,也有少量的枣树、桃树、杏树,梨树等。而房前屋后种植最多的当属榆树。小时候,爸爸在门外和房后空地种了几颗榆树,经过多年的繁衍,房后不断长出一些小树,而最初栽种的那几颗更是长得高大壮实、粗糙苍劲、枝叶繁茂、榆钱飘香。

        几场春风吹过,榆树枝干上绽出新芽,接着枝杈间吐出一簇簇红褐色的小花蕾。再过几天,一串串榆钱儿掇满枝头,青青黄黄挨挨挤挤。榆钱,色黄成串,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本草纲目》记载:“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榆钱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

       阳春三月百花艳,榆钱青黄令人馋。清明前后,榆树下热闹起来,人们大呼小叫着捋榆钱。那时,这些鲜嫩欲滴的榆钱儿,对于没有任何零食可吃的我们就是美味水果。每天都有会爬树的男、女孩子用绳子一头把篮子拴好,另一头捆扎在腰上,像小猴子似的爬上那几颗榆钱长得好的大树,先捋一把榆钱塞进嘴里尝鲜,一股春天的气息在唇齿间流动,再吃一口,一股清香合着微甜的滋味将味蕾征服。而后骄傲地骑坐在树杈上把篮子捋满,然后手握绳子把装满榆钱的篮子徐徐放到地面。这时婶子大娘们会不失时机地把自己的篮子栓上绳子,让树上的孩子给自家捋一篮榆钱,树上的孩子都乐意帮忙。所有的篮子都捋满后,树上的孩子就寻找榆钱稠密的枝条折断扔下来,一群不敢爬树的孩子在树下捡拾树枝,不断将榆钱塞进嘴里,榆钱甘甜绵柔,鲜嫩可口,清香扑鼻。也有人用一根粗细适中、长度足够的竹竿,再把铁丝做成钩子绑在竹竿一端,伸向榆树枝条,轻轻一钩,掇满了榆钱的枝条慢慢垂了下来,树下的人把竹竿靠在自身,一手拉住枝条,一手捋下榆钱放入口中、放入篮中,这样反复操作直至篮满。树上树下,笑语喧哗,不亦乐乎。每当这时,爸爸站在树下,看着眼前的欢乐场面,总是笑眯眯地嘱咐孩子们注意安全。同时也为自己栽种的榆树能为大家带来收获而欣慰。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暮春时节,逢着一场春雨,榆荚随风飘向屋舍前后、荒野田间、沟坎路边,不论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长成一颗小树。因此我家房子周围经常有小树长出,渐渐成林。

        家乡的榆树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夏暑时节,枝叶繁茂,绿荫浓浓。午饭后,男人们摇着蒲扇凑在树下乘凉聊天;女人们掐缏子、纳鞋底;小孩子把衣服脱在树下跳入水坑洗澡、摸鱼抓虾。也有走村串乡的货郎担时常光临,兜售日用小商品:针头线脑、肥皂、火柴、发卡、头绳、烟袋锅······到了夜晚,月光从树枝的缝隙流泻下来,如一片碎银砸地,摇曳不定。我们小孩子躺在草席子上,遥望浩渺天空,数着眨眼的星星,沐浴凉爽的清风,听着父辈讲的民间故事,一会儿便进入甜甜的梦乡。

      冬天,被冷风扫落的榆树叶子,被人们收集起来送入土灶,转化为温暖和农家肥。光秃秃的枝条在寒风中摇摆,粗壮的树干肃立在严冬默默无语。

      离开家乡后,无论走到那里,只要看到掇满枝条的榆钱,我就感到非常亲切。在童年的记忆里,这是大自然奉献给人们的美食,帮助人们度过一个个青黄不接的苦春。那些年,物资匮乏,柴米油盐稀缺。人们用榆钱拌入少量的棒子面打糊饼、蒸布拉······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农村生活的“疼痛”。那是一种寒风撕裂皮肤、镰刀割破手指、锄头剜进脚面的疼痛。人人渴盼风调雨顺。提起榆钱,娘总是絮叨:”青黄不接时,不但吃榆钱、捋榆叶,就连树皮都扒来磨面吃。”那年月除了竭力挣扎,没有字眼能够言说明白劳作的辛酸。父辈们被贫瘠的土地耗尽一生,然后被二十四节气翻耕成泥沙烟云······

      欣慰的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了多年的追求和梦想,快马扬鞭奔向小康。

     “榆钱阵阵麦纤纤,野菜花黄蝶易粘。”又回故乡,一串串浅黄绿嫩的榆钱儿闪闪发光,顺手摘几片放进嘴里,还是那种清凉、甘甜、绵香的味道。榆钱清香,曾带来生命里最为生动的真实,成为伴随我童年、少年、青年至今最鲜活的见证。

       ”正值韶光三月节,平分富贵万家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今非昔比。儿时,生活清汤寡水,一无所有。如今,丰衣足食,应有尽有。我们这代人永远不忘过去,更加珍惜当今。而我,一直坚持用自己的形式记录家乡水土草木,感恩父母养育、姐妹互爱、亲邻相帮,怀念童年时光······为心底留存一念纯真和美好。

       星光灿烂,人间逢春,春暖花开,榆钱串串。我和我的故乡深深沉醉在榆钱清香的春风里。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