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放)结缘青花瓷

标签:
宣纸陶瓷洗礼裂变高温 |
分类: 【点评江野】 |
吴门画家江野,近年在京城闯荡,于荣宝斋开画展,进入高校讲坛担任客座教授,开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有道是:“画如其人”,用在江野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早些年,他一头齐肩的浓发很是另类;如今,过了不惑之年,头上的长发剪去了,成了平头,下巴上倒是长出了浓密的黑须,映衬着他一双圆圆的眼睛,很有“行为艺术”的风范。再加上他主攻人物画,尤擅佛像与钟馗。他笔下的钟馗,妙趣横生、飘逸、洒脱、线条奔放,黑髯飘飘,双目炯炯。看了他笔下的形象而联想画家本人,总让人忍俊不禁,这钟馗,不是很得画家本人形象真趣吗?
士别三日当刮目。今年,江野忽然搞起了青花瓷,他不仅在江西景德镇有规模不小的工作基地,而且被世界艺术家联合会等授予“世界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一聊之下,发觉江野原来对青花瓷研究很深。我们知道,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江野在这些一般的知识中,发现制造青花瓷的工匠中,有许多是非常有天赋的艺术家。而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就从青花瓷中汲取营养。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爆出了大新闻,一个元代青花瓷的《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成为1568.8万英镑,当时折合成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原因是什么?江野说,既是因为画有价值,同样有价值的,还有这件元代的青花瓷罐。两件宝贝的合璧,就成就了这件天价宝贝。
在江野的研究中,他发现苏州古代其实也有青花瓷,不过规模不是很大,这很可惜。因为苏州阳山上的高岭土,是优质的原料。“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古人曾经的探索赋予辉煌呢?”江野目光炯炯地反问。他想在自己的家乡苏州直接搞青花瓷的研制,并形成规模生产。
江野雄心勃勃!他认可,传统的纸质绘画,由于工业化生产的宣纸,不能与以前的比,保存的年限不乐观,最多不过几百年;而将文人画搬上青花瓷,经过高温的洗礼、裂变、虽然有部分损坏的风险,但也会出现鬼斧神工的精品,陶瓷将会成为保存千百年无虞的绘画载体。
2009年5月23日 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