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晓玲)端午小聚,看江野画钟馗

(2017-11-04 13:09:30)
标签:

精英

土根

遗韵

正本

喜蛛

分类: 【点评江野】

(李晓玲)端午小聚,看江野画钟馗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时而有雨忽而放晴,傲娇的天气为昨日的端午节添了几分趣味。先贤缅怀、龙舟竞渡、粽叶飘香、雄黄浅酌、兰汤沐浴共同构成了一幅重五风情图。悠悠岁月让节日的意蕴愈发丰满,挂于壁上的钟馗像,怒目而视,小鬼尽散,将传统民俗娓娓道来。那厢充斥着民俗的热闹,这厢洋溢着文人的风骚。山塘街正社画馆中,主人江野正在绘制钟馗图像。


(李晓玲)端午小聚,看江野画钟馗

一张长桌向阳而置,画具摆放一应俱全,一架瑶琴窈窕立于木制窗前,水墨气息扑面而来。朱砂研磨,淡去水韵,勾勒线条,豹头环眼,须发怒张,面容凶恶的驱邪大神已粗具雏形。依旧是朱红色,画笔微蘸,墨色轻点,寥寥几笔,衣袍正戴,超逸绝尘。同样的色彩并不单调,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或于左上角添一只喜蛛,名曰“喜从天降”;或一改往日形象,坦开衣裳,称为“坦诚相见”。

(李晓玲)端午小聚,看江野画钟馗

古有姜夔:“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今时画家雅集亦盛。江野正社,志趣相投者齐聚一堂,或熟稔,或陌生,以文切磋,以画会友,虽不成一家之言,倒也趣味盎然。你发一言、我执一词,你下一笔,我添一划,情致就在水墨交流中晕染开来。友人调侃,“江野画钟馗像,其实是一种自画像。”一言惊醒,其近百幅的钟馗图,其情态各不相同,尤以眼睛最为传神,冰冷、犀利、深邃、朦胧、有神、凌厉……或许也是他有意藉着这样一位刚正不阿、驱邪扶正的人物形象,来抒发自己的胸怀罢。如此,获得美术理论家刘洪郡“思于理、传乎情、达于道”的评价也就合乎情理了。

(李晓玲)端午小聚,看江野画钟馗

这样的共聚不同于被饮食文化侵蚀的饭局,窗外是历史悠远,文化流长的山塘古街,室内是《吴门遗韵》的书画收藏展,一边是名家张辛稼、费新我、沈子丞的佳作,一边是苏州乡贤小名头,东山叶芳林、耄耋老人王才恺的精品杰作,“精英”与“土根”在端午时节的正社中碰撞开来。大家之言自是精髓,小家之作也未必逊色,苏城有一批淡泊名利,坚守传统,“正本清源”的小名头,他们一同构建着浓厚的苏州吴文化。


黄梅时节家家雨,粉墙黛瓦,墨色如画,文化播散,亦诗亦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