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尽枯肠觅好诗(1)
自从文人们开始写诗,人们就努力把诗写得更好一些;这是很正常的情形。曹丕就说“诗、赋欲丽”,陆机也说“诗缘情而绮靡”,都强调诗的文采。这个说法也没有什么错。在一定意义上说诗是一种艺术品,也是可以的。诗是应当具有艺术美的,诗是应当给人以愉悦的美感享受的。然而,诗的性质,诗的价值、意义,也不能只用艺术美就能说完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探讨过悲剧的问题。悲剧,内容悲苦的东西,为什么人们喜欢看,又如何将其归入美的范畴中,两千年间的学者们为此不知写了多少部玄奥的著作,费了学者们多少心思。其实问题很简单,不要将文学全都归入艺术,不要把艺术全都归入美这个概念之下就行了。人们观看文学作品,不可能与社会人生的内容无关,不可能和观看马戏团、杂技团的表演完全一样,不可能和欣赏一件玲珑精巧的工艺品完全一样。具体就诗来说,有时候人们会欣赏一首诗所描绘的一幅山水风光,有时候人们会关注诗中的一个生活场景,因为其中灌注着一种生活的情趣,有时候人们喜欢一首诗,直接就因为诗篇揭露了人世的真实,抒发了对人生的某种强烈的情感。一方面,绝大多数的诗,都与人们的情感(包括道德)有或浅或深的联系。另一方面,所有的诗,都得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诗不能是普通的说话。由于是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于是,逐渐就出现了一种诗,呈现给人们的,纯粹只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才能。这种诗数量也不少,人们欣赏它们,仅仅是、或几乎仅仅是欣赏作者的艺术才华。一首诗的辞采华丽,对仗工妙,音律和谐,到处都渗透着精巧,单纯因为这些,人们也会认为它是一首好诗。刚才我们说的是,从总体上说,诗不能只是一件工艺品,不能是杂技团的表演。现在我们不能把遗憾地补充说,有一类诗基本上就是一种工艺品,就是杂技团的表演。有人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宇宙间、人世间的有些事情,倒还真是这个样儿。人类最初写诗的时候,估计不会是专逞技巧的;然而后来,专逞技巧的诗出现了。我也不知道应该说这是诗的进化,还是诗的退化,但我清楚地知道,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
一首诗纯粹成了工艺品,或者百分之八九十的意义上成了工艺品,我总觉得这不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我仍然以大人物杜甫作例子。杜甫的格律诗是最有名气的,但是其许多格律诗的有名,主要都是因为技巧的卓越。然而我认为,技巧太高,有时可以成就诗,有时也可能损害诗。格律诗也有很成功的名篇,比如就七律来说,我在前面说过,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都很成功。我也说过,杜甫的《登楼》《登高》连同《秋兴八首》这些所谓名作实则一般。我觉得,杜甫这几首,是赶不上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的。杜甫那几首名诗,缺乏柳
、刘这两首诗的感情饱满,通篇有情,而且自然流畅。杜甫的诗,太注重辞采和对仗,想要表达的意思隐晦不明,读来甚至有些艰涩。杜甫似乎最想以他的对偶诗句取胜,然而往往表意不明。比如《秋兴八首》第一首中的“从菊两开他日泪”,如没有注释的讲解,一般人是很难直接懂得杜甫的意思的。又,过度雕琢的对偶诗句,如《秋兴八首》最后一首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简直是杜甫老先生在作高空走钢丝的表演了。我知道,古诗中可以词序有所调整,有时这种调整还会更加显出语言的功力,增强诗句的艺术效果。但是,其条件是,必须让读者在阅读时,在甚短的时间内,甚至可以说在一瞬间,就能在理解中把词序再调过来,在一句诗读完时,就能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至少是其第一层的含义。好诗之可以让人百遍千遍地吟咏体会,是它的内容、它的情感,可以永远使人感动、感慨,引发人心灵的共鸣,或者,即使一首写风景的诗,它可以使人第一百次、一千次地享受到美感;而决不是让人反复捉摸还弄不懂它是在说什么。杜甫老先生这两句诗,对一般读者来说,如果没有专家的解释,三天两天之间想弄懂它,显然不是容易的事情。专家如萧涤非郑重叮嘱读者,“《秋兴八首》是杜甫惨淡经营之作”,要求读者反复吟咏,细心体会。的确,我们也看得出杜甫在这一组诗中是使出了他的浑身解数,以求表现他超群的艺术才华。但我要说,这是过犹不及。就思想内容来说,这首诗是杜甫因安史之乱而在四川漂泊七年之后,于公元766年在夔州时所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三年,不知杜甫为什么还未回到他朝思暮想的长安。杜甫在《秋兴八首》中,除用少量篇幅写秋景的萧条以反映他处境和心境的凄凉以外,更多的篇幅都是在“每依北斗望京华”,怀念朝廷,回忆京城长安的繁华,回味昔日生活的优游自在。即以第八首而论,便是专写他当初在长安到处游乐的神仙般的生活。与他相随的女人,尽都是“佳人”,与他同游的友人,全都是“仙侣”。总之,当初他是何等的富贵,何等的潇洒倜傥。而这首诗的结末二句,亦即整个《秋兴八首》的结末二句则是:“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他杜甫当年也曾在长安向皇帝进献三篇歌功颂德、文采华丽的大赋,甚得赏识,被授予官职,一时间何等春风得意。可今日竟落得如此落寞,怎不让老杜中心痛酸!这样的思想内容,我真不知其价值当在哪一个等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