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彭斯笔下的农家生活

(2024-05-14 09:21:16)
标签:

彭斯

苏格兰农民诗人

农家生活

温馨

《圣集》

     彭斯笔下的农家生活

彭斯之所以被称为农民诗人,不只是因为他种过地,他的农民身份。他这农民诗人的称谓,更因为他的诗风格的朴实,诗歌内容贴近农村的实际生活,贴近农民的心理、感情。这一点,是很难得的。身属上层社会的文人也会写到农村、农人,但毕竟有一层隔膜;他们无论写农人的苦还是农人的乐,往往是单纯的,无法展现得非常具体。而彭斯写他这些诗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他自己就是在田间干活的农民,极少数情况下则刚刚离开土地很短的时间。更可贵的是,他一直保持着农民的心态,农民的情感;在他的心里,他永远都是一个农民。

彭斯有一首较长的叙事诗《佃农的星期六晚》,我们只来看看第25节:

 

    十一月冷风猛吹,声如呜咽,

      冬天的短促日子已近尾梢。

    满身泥水的牲口卸了大犁,

      几行乌鸦在飞向老巢,

    困乏了的佃农也停止干活,

      一周的劳动今晚告终,

他收拾好铁锹和大小锄头,

盼望明天能够休息放松,

      拖着两腿通过野地,向家园移动。

 

        他终于看见了那座孤立的茅屋,

          在一棵老树的荫庇之下,

        久等的孩子们争着来接,

          对着爹爹又跳又叫,

        壁炉虽小而火旺,炉前石板闪亮光,

          勤俭的妻子笑脸相迎,

        学话的小儿子爬到了他身上,

          这时候他已毫无忧心,

      忘了一整天的劳动和苦辛。

 

    接着大孩子们也回了家,

      他们在附近农庄帮工,

    一个驾犁,一个看羊,一个打杂,

      专跑小镇听使用,

    大女儿珍妮已经长成俊姑娘,

      青春娇艳,明眸闪着爱怜,

    回家来把新买的裙子给父母瞧,

      或者递上她辛苦挣来的工钱,

  帮助困难的一家人度过穷年。

 

    兄弟姐妹高高兴兴地团圆,

      彼此问候近来的情形,

    欢聚的时光不知不觉地飞逝,

      各谈四处的奇怪见闻。

    钟爱的父母看着儿女充满希望,

      想想日后大有奔头,

    妈妈手拿针线和剪刀,

      把旧衣更新,细心整修,

  爹爹不时插话,提出劝告和要求 [1]

 

欧洲人自中世纪以来,由于基督教的原因,每周日不劳动,所以星期六晚上全家人都回来相聚。这首诗写一户农家的在星期六晚上的情景,虽然这些劳动者都比较辛苦(“拖着两腿通过野地,向家园移动”一句中的“拖着”,就显示这农人的疲劳不堪),但因为全家人的相聚,充满了一种温馨和睦的气氛。诗读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我提请现代人应该注意的是,不要把古代的人,尤其是那些体力劳动者,想象得过分的痛苦不堪。只要粗粮做的简单的饭食大体能吃饱,农人就可以活得有他们自己的快乐。

彭斯还有一首较长的叙事诗《圣集》,简直就是一幅内容丰富多彩的风俗画。这首诗是描写一次较大的宗教活动,不是星期天在小教堂的普通的礼拜。其情形类似于我们中国过去时代的庙会,中国的庙会本意是祭神的,实际上是人们的一场欢聚,有卖各种小吃的,有各种社火表演,有戏剧演出,男女老少挤到那儿是玩,是寻开心。彭斯所写的圣集没有那些娱人心目的表演,却有宗教的布道,一个接一个的牧师在讲台上口沫四溅地讲解基督教的圣经。在彭斯的描写中,有些人品恶劣的牧师,在那儿摇头晃脑地劝世人如何为善,乱糟糟的人们各忙着自己的事情,有的人甚至听着听着打起了瞌睡。人世间有些所谓庄严的事情,包括一些自认为庄严伟大的事情,往往会走向滑稽,流为一场闹剧。按照彭斯的描写,普通的男女,到那儿主要就是吃些好吃的东西,喝酒,还有一些男女就在那儿互相勾引、调情。作者关于这些男女间的调情勾引写得已经有点太多了,但这张大幅的风俗画却显现了人类社会的诸多的方面。至少,表现了农人们生活的多样性,表现了他们一定程度的欢乐。


[1] 《彭斯诗选》,王佐良译,第158159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