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陶渊明
(2024-01-22 15:02:38)
标签:
总评陶渊明上古诗后世诗李白杜甫 |
关于陶渊明已经说完了,我不想在这里再做什么总结,我倒想从陶渊明引申开去作一点更开阔的思考。
人们历来是把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四个人一起放在古代诗坛最高的等级的;这个,估计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异议。如果再细一点考虑,比如拿陶渊明与唐代的李白杜甫相比,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谁更略高一筹呢?要是说普通人,肯定知道李白杜甫的人比知道陶渊明的人多,能背诵出几首李白杜甫的诗歌的人比能背诵陶渊明的诗歌的人多。文化程度稍高一些的人中,了解陶渊明的人可能才会增多一些,但也不会超越李杜。而且,对陶渊明的欣赏、重视,还包括对他的人格的敬慕,对他的“采菊东篱下”的优雅风度的欣赏,以及他的几篇文章给他的加分。纯粹以诗而论,很可能李白杜甫是超越于陶渊明的。说起李白,单是他的一首《蜀道难》,其艺术的震撼力,就可以保证三万年内无人能够超越,还有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有他那些格调清新的绝句,以及许多诗里充满豪情的句子,都使他的诗获得古今众多读者的喜爱。至于杜甫,他的辞语的华丽,格律的严谨,这些艺术的造诣,就使许多人叹服,还有他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之类反映民间疾苦的名句,都奠定了他在诗坛、在普通人之间的崇高地位。李白杜甫的诗,从量上来说也都比陶渊明多十余倍。还有,加上时代的原因,李白杜甫的诗由今天的人读来,仍是朗朗上口;而陶渊明的诗,往往则过分平淡,缺乏激情。陶渊明的静穆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他,但也限制了他。这一切,都使陶渊明在普通人的群体里的影响,会小于李白杜甫。
陶渊明属于他的时代,汉魏晋的五言诗的时代;李白杜甫则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些轰轰烈烈、光彩辉煌的唐诗的时代。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时代的特色的确是十分明显的。汉魏晋的五言诗,上承的是《诗经》。唐诗,则吸收了宋齐梁陈在诗歌艺术上的精心的探索,又有自己一些特殊的积极因素,一部分诗对《诗经》等的优秀传统也有继承。从中国诗史的角度说,这两个时期之间迈出了一大步,但也不能简单地说这就是纯粹的进步。时间上主要属于周代的《诗经》,一部分直接就是民歌,但经过文人的整理;可能大部分是文人所写,但往往借鉴了民歌的风格。也可能那个时代文人的诗歌,本来也就是比较质朴的。从艺术上说,《诗经》里的诗歌是质朴的,但也是富于表现力的。从内容上说,那三百首诗,题材非常广泛,其反映社会人生的深度与广度,是后来的几万首唐诗也未必能与之相比拟的。汉魏的五言诗,也基本继承着这样的传统,形式朴素,内容实在。往后,自从六朝开诗风绮靡内容浅薄之先例,至唐,算是有一个总体的大的转变。唐人依旧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内容还是还是有了一些实在的东西,风格上有了一些刚健的东西,可算是有一些纠偏的成果。唐代继承六朝,写诗成风,诗人更其众多,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诗人众多,可以算诗歌的一个辉煌的时代。
中国古代的诗歌,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段落,两种大的类型。我想把以《诗经》为代表的诗称为上古的诗,把以唐诗为代表的诗称为后世的诗。上古的诗主要是《诗经》,连同汉魏的一些五言诗。后世的诗唐诗可为其代表,上可包括六朝的诗,下可以包括宋明清的诗。这两个大段落的主要的区别,上古诗的特征是“诗言志”,诗是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连同人生与社会的现实的;也许是时代发展阶段所决定吧,这种诗的艺术风格是朴素、朴实。后世诗的特征是“诗逞技”,这时的诗主要是表现写诗者的技巧的,是否表现实在的内容,则往往成了次要的事情。于是后世诗的总体里,厚重的诗比较少,有了不少琐屑、浅薄,甚至轻薄的东西;艺术技巧上则是争奇斗艳,穷尽折腾。从某种角度说(至少有许多人是这样认为的),上古诗是诗歌发展的初期阶段,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低级阶段。而以唐诗为代表的后世诗,则是古体诗发展的高级阶段,最高水平。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是,从曹丕的《典论·论文》开始,才是“文学的自觉”,文学(包括诗歌)才以独立的身份站立在人世间。依这种说法,似乎只有后世诗才是真正的诗。这种观点也很自然地认为,诗歌应包括在大的艺术概念之中,犹如现在的音乐、舞蹈、相声、小品一般。如此,诗歌为了供人们欣赏,需要的主要自然是技巧。人类社会的所谓进步,不断地在创造着新的娱乐的形式;诗歌不断地被加入供人们欣赏的性质,似乎也是必然的归宿。在这里可能涉及到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比较,由现代人来看,毫无疑问,现代社会是先进的,高水平的;而古代社会则是落后的,低水平的。不过要我说的话,对这样的问题下结论,还是谨慎一些为妥。试看一看《诗经》中的一些扎实沉重的内容,唐诗中有吗?《诗经》中有许多对统治者的直接的谴责,有对农夫生活的真切实在的描写、记录,有对贫富贵贱对立的人间世的揭露和控诉,这些在唐诗里按比例能有多少?而唐诗中那些轻薄无聊的东西,你在《诗经》里能找出来吗?唐诗里有好的东西,我承认;唐诗总体上不错,我也承认。但我们必须记得《诗经》里,汉魏五言诗里,汉至南北朝北方民歌里那么多优秀的东西,这些是唐诗无可替代的,这些是今天的我们不敢轻视的。今天我们物质生活奢华了,但不能忘记了往昔那些寒苦的日子的实在的意义;有了唐诗,也不能忘记了上古诗厚重永恒的价值。上古诗距离我们时代远了,语言习惯已有较大变化,今天读来自然不如唐诗朗朗上口,但在我们深入思考的时候,千万不可陷入浅薄之中。要记着,后世诗里少数优秀诗人的少量优秀作品,不能代表后世诗的全部,不能忘了后世诗还有多少很差甚至极差的作品。
就陶渊明与李白杜甫的比较来说,我觉得陶渊明稍欠了一点点。这之中许多原因是陶渊明自己的,不能完全归之于上古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