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前后不够统一的诗
(2023-11-13 14:06:36)
标签:
陶渊明前后步统一的诗得欢当作乐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
其实,陶渊明的诗中,许多地方都在雕琢句子,但有的成功,有的则不成功。在词句上下些功夫也不是绝对都不好。如果诗的内容很好,在词句上再能多锤炼一些,肯定更好。
陶渊明有几首诗,让人读起来总觉得前后部分内容上不大协调。先说《杂诗十二首·其一》:
分散逐风转,
落地为兄弟,
得欢当作乐,
盛年不再来,
及时当勉励,
这首诗开头四句全是佛家语,四大皆空,何况我们人;一切都是暂时的,虚幻不实的,转瞬之间,我们就消失不存在了。中间的四句说,兄弟亲人,固当珍惜,必须抓紧时间,享受人生的欢乐。“斗酒聚必邻”,看来这首诗是在酒席上或其后所写。有些问题的是最后的四句。初看,很像勉励青少年珍惜时间,努力做事,我以前多年就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查一种《中外名言大全》,这四句也列在“惜时类”中,贵州本也说这四句是说“盛年不再,勉励做人”。 [1] 一两年前在一个诗词知识大赛的电视节目中,才听一位专家说,这四句是说要抓紧时间及时行乐。其实古代人就看出了这是讲要及时行乐,清代的马墣在其《陶诗本义》中即说,这首诗是“谓人当及时行乐”。 [2] 山西本《陶渊明集》对此说得很清楚:“此诗历来人们重视着末尾四句,说明陶渊明采取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正如古诗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然而,在陶渊明看来,这个‘勉励’似乎只是及时行乐,切莫愧对人生。” [3] 的确,陶渊明这几句诗,太像古诗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不过陶这最后四句和前面八句联系起来看,显然意思是要抓紧时间及时行乐。如果是劝人积极做事,和前面八句之间的转折就太生硬了。但是单独拿末尾四句来看,又绝对像是在劝人努力做事。所以,无论怎样理解末尾四句,陶渊明这首诗都是失败的。无论陶是想表达哪一种思想,他这首诗都没有写好。要我推测,陶渊明也许鬼使神差地在最后想写几句表达应积极做事的话,但与前面八句连在一起,却不伦不类,非驴非马,只能被后人理解为抓紧时间及时行乐。
“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常恐秋节至,
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这首诗古诗的主题是何等鲜明,哪里有半点颓唐的情调?而陶的诗,内容观点却显得混乱,整首诗哪里显得出积极的精神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