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渊明前后不够统一的诗

(2023-11-13 14:06:36)
标签:

陶渊明

前后步统一的诗

得欢当作乐

盛年不再来

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前后不够统一的诗

其实,陶渊明的诗中,许多地方都在雕琢句子,但有的成功,有的则不成功。在词句上下些功夫也不是绝对都不好。如果诗的内容很好,在词句上再能多锤炼一些,肯定更好。

陶渊明有几首诗,让人读起来总觉得前后部分内容上不大协调。先说《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    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      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必邻。

盛年不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这首诗开头四句全是佛家语,四大皆空,何况我们人;一切都是暂时的,虚幻不实的,转瞬之间,我们就消失不存在了。中间的四句说,兄弟亲人,固当珍惜,必须抓紧时间,享受人生的欢乐。“斗酒聚必邻”,看来这首诗是在酒席上或其后所写。有些问题的是最后的四句。初看,很像勉励青少年珍惜时间,努力做事,我以前多年就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查一种《中外名言大全》,这四句也列在“惜时类”中,贵州本也说这四句是说“盛年不再,勉励做人”。 [1] 一两年前在一个诗词知识大赛的电视节目中,才听一位专家说,这四句是说要抓紧时间及时行乐。其实古代人就看出了这是讲要及时行乐,清代的马墣在其《陶诗本义》中即说,这首诗是“谓人当及时行乐”。 [2] 山西本《陶渊明集》对此说得很清楚:“此诗历来人们重视着末尾四句,说明陶渊明采取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正如古诗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然而,在陶渊明看来,这个‘勉励’似乎只是及时行乐,切莫愧对人生。” [3] 的确,陶渊明这几句诗,太像古诗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不过陶这最后四句和前面八句联系起来看,显然意思是要抓紧时间及时行乐。如果是劝人积极做事,和前面八句之间的转折就太生硬了。但是单独拿末尾四句来看,又绝对像是在劝人努力做事。所以,无论怎样理解末尾四句,陶渊明这首诗都是失败的。无论陶是想表达哪一种思想,他这首诗都没有写好。要我推测,陶渊明也许鬼使神差地在最后想写几句表达应积极做事的话,但与前面八句连在一起,却不伦不类,非驴非马,只能被后人理解为抓紧时间及时行乐。

    以前我们拿陶渊明咏雪的两句诗与前人的“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两句相比,看出陶渊明远远低于古人。现在我们为了与陶渊明的这首《杂诗》相对比,再来看看《乐府诗集》中的《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古诗的主题是何等鲜明,哪里有半点颓唐的情调?而陶的诗,内容观点却显得混乱,整首诗哪里显得出积极的精神来?



[1] 《陶渊明集全译》,郭维森、包景诚译注,第202页。

[2] 见《陶渊明诗文汇评》,北京大学中文系编,第250页。

[3] 《陶渊明集》,郭建平解评,第166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