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渊明确实是忠君的人

(2023-09-11 08:29:47)
标签:

陶渊明

忠君

饥食首阳薇

渴饮易水流

      陶渊明确实是忠君的人

现代学者朱光潜在他的《陶渊明》中指出:“他(陶渊明)的诗文不断提到他所景仰的古人……这队伍里不外两种人,一是固穷守节的隐士,如荷蓧丈人、长沮、桀溺、张长公、薛孟尝、袁安之类,一是亡国大夫积极或消极地抵抗新朝,替故主复仇的,如伯夷、叔齐、荆轲、韩非、张良之类,这些人们和他自己在身世和心迹上多少相类似。” [1] 这后一类,就是忠君的人。我以为,朱光潜的话是完全符合陶渊明的实际的。忠君的确是陶渊明的人格形象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陶渊明的忠君,是有具体的对象的。刘裕当了皇帝,也是君,陶渊明是不会去忠于他的。陶渊明是耻事二姓性质的忠君。陶坚决忠于司马氏的理由,如果是司马氏的皇帝让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当过官,受过禄,那就是他对陶家所获利益的感念了。如此,这种感恩性质的忠君,也就显得很平常了。如果仅仅因为是皇帝就要忠,由现在的人看来就有些无聊了。实际上,就是在古代,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我不相信他们在改朝换代的时候,都会去坚决地忠于旧朝的皇帝,而仇视新朝国君的。忠君不会是老百姓的普遍观念,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未必对老百姓有这样的要求。陶渊明是上层社会的人,是士人,才会去忠君。然而同是上层社会的人,大量的人都转而为刘裕的新政权服务,我们也绝对无法说这些人都是错误的,都是道德品质低劣的。实际上,转而在刘裕的宋朝任职的人中,也有不少好人;比如与陶渊明关系很好的颜延之,书上说他就是一个很有棱角、比较耿直的人。进入刘宋之后,陶渊明自己就和在新朝当官的王导、颜延之等人交往很多,陶自己也并没有和新朝的人严格地划清界限。

说到底,在古代社会里,对上层社会的人来说,不事二姓型的忠君,是一种道德的崇高;因于这个,陶渊明才有如此这般的选择。

一方面,陶渊明坚决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式的督邮,他在督邮那样的小官员面前气宇轩昂,甚至是凛凛然不可冒犯的一股傲气。另一方面,对于他连面也没有见过的晋室皇帝,他是“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般的忠诚。按照古代的伦理来说,这两者是没有什么矛盾的,都是道德的崇高。但由现代人来看,这两种态度都是值得再思考的。

就陶渊明的性格来说,应该说他是一个温和的人,在行动上不偏激的人。他的性格有些散漫,不惯于积极地去争取什么;他的一些重要的态度,主要是以约束、坚守的方式来体现的。就性格来说,他没有什么缺点。

就陶渊明的人格形象对后世的影响来说,隐居对现在的人不会有任何影响;采菊东篱的优雅,少数文人用来自我标榜一下,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对现在的人至少从心态上说有些影响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这显然是正面的。至于忠君,现在的人基本上都不提了,即便有人提到,也影响不了现代的人。


[1] 见《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编,第368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