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渊明的嗜酒

(2023-06-26 11:46:12)
标签:

陶渊明

篇篇有酒

及时行乐

显示旷达

      陶渊明的嗜酒

就陶渊明的情形来说,即便后世人有所发挥,总体说来还是有陶渊明自己疯狂饮酒的事实为基础的。前面我们说到过,陶渊明的许多诗里都讲到喝酒,其《拟挽歌辞》里说他临死之际还会痛惜“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古代的人就已说陶渊明的诗是“篇篇有酒”,当然事实上不可能真的篇篇有酒,只要一半的诗里有酒,已就够人厌烦的了。

名士们为什么都要拼命地喝酒,喝酒实质上不过是及时行乐而已。拼命地喝酒,就是疯狂地及时行乐;疯狂地及时行乐,则可以算是名士们相当高贵的一个品质,这就是旷达。魏晋时期的名士,都喜欢标榜旷达,也就是什么事都想得开,对人世的什么都不在乎。对名士来说,人世间最有价值的东西,只剩下一个,就是自己的快乐,特别是今天的快乐。名士们几乎天天喝酒,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绝对想得开,自己活得很快乐。当然,像阮籍、陶渊明这些人,除饮酒之外还会做些事情,比如写写诗文,对社会生活也会有自己的态度;但他们之大肆饮酒,无疑是表示自己的旷达。阮籍的饮酒,人们还有一种辩解,即他是以终日醉酒来避祸。不过避祸这一点,对陶渊明绝对用不上;陶渊明远离朝廷,并不在国家政治斗争的漩涡,根本没有避祸的问题。

名士往往还有一种品质,就是清高,陶渊明自然也有其清高。陶后半生二十二年拒不出仕,自然就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清高。还有一件不愿见江州刺史王弘的事,也被人们认作陶的清高的典型事例。先说王弘这个人,王弘是东晋初建时代的重臣王导的曾孙。当初人称“王与马,治天下”,王导对东晋的建立与相对稳固是有重大功绩的。王弘“年轻时曾以清恬知名,后来在刘裕麾下做参军” [1] ,与刘裕的关系比较密切。刘裕掌握朝廷大权后,王弘得到重用。江州是东晋很重要的州,王弘任江州刺史,自然是刘裕对他的重视。“王弘任江州刺史后,‘至州,省赋简役,百姓安之’(《宋书·王弘传》),说明他确实很想有些作为,也并不是一个昏聩之官。” [2] 现在来看王弘求见陶渊明的记载,萧统的《陶渊明传》中说:“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也。 [3] 王弘想见一见陶渊明的面,被拒绝,没有办法达到目的。后来让陶的朋友庞通之带上酒菜,在陶渊明去庐山的半路上截住陶,邀陶一起喝酒。他们正喝酒时,王弘走来相见。陶渊明也没有不愉快的表示,没有拒绝王弘,接下来自然就是几个人在一起痛饮了。这段记述说陶最初好像多次拒绝王弘的求见,但半道碰见时,又不拒绝了。这是为了喝酒的快乐而忘记了对王弘的不喜欢,还是既见面不好意思当面拒绝,说不清。《晋书·陶潜传》则说得更细一些:“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谬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 [4] 王弘亲自到陶渊明家门口求见,被陶拒绝。事后陶渊明又很后悔,认为自己不敢以让高官吃闭门羹为自己的光荣;如果自己也像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字公干)那样因不谨慎而得罪高贵的人,也惹旁人批评,那可就是不小的罪过了。由于陶渊明有这样的思想转变,后来半道遇见王弘时,就非常愉快地“欢宴穷日”。据记载陶与王弘后来还常有交往,王弘不时给陶渊明送些酒一类的东西。于此事可注意几点。一个是,陶渊明在世时就是名士,就是很有名望的人。连同王弘这样有地位的人都想见他与他交往,以至“甚钦迟之”,非常敬仰他。所以,千万不可把他当成可怜的穷老头。再一点,陶有性格耿介、自视清高的一面,但一个具体的人的任何一种优点,都不必把它绝对化。这件事即显示陶渊明非常圆融、随和的一面。还有一点,千万不可把某位特殊的大人物对其他人的好恶,当成判断其他人的好坏的重要的甚至是根本的标准。比如,王弘是什么人,史载他在江州的施政,明显是有政绩的,难道仅仅因为他追随过刘裕,他就成为坏人了吗?陶渊明起初拒不接见他,绝不能成为他是坏人的证据。要知道,那些大名人,比如此处的陶渊明,他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还须我们认真分析呢。


[1] 《陶渊明传》,杜景华著,第232233页。

[2] 《陶渊明传》,杜景华著,第233页。

[3] 《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编,第7页。

[4] 《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编,第12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