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渊明雇人干活

(2023-04-17 12:16:30)
标签:

陶渊明

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贫居乏人工

灌木荒余宅

      陶渊明雇人干活

至于像杜景华说的陶渊明“是一个长期坚持亲自耕种的农民”,我认为极不可能。多位研究者都说陶渊明是地主,他有仆人、雇工,他根本不可能经常参加劳动。以前我们提到过《归去来兮辞》中的几句:“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为陶家种田的农人要到田里从事春耕春种,陶渊明只是坐着车坐着船到那儿看看也就是了。我们还提到过《祭从弟敬远文》里的几句:“每忆有秋,我将其刈。于汝携行,舫舟同济。”清清楚楚说的是“我将其刈”,难道能将这句话理解为陶渊明自己去挥镰割稻吗?陶渊明和他的从弟不过是去监工罢了。陶渊明五十二岁时有一首题为《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的诗,其中有两句为:“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袁行霈在为这两句的注释中说:“意为守舍司田之人报告秋熟,均喜有此年成也。司田,原是官名,《管子·小匡》:‘垦草入邑,辟土聚粟,多众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此指为渊明管理田庄之人。其《归去来兮辞》曰:‘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似乎渊明田舍有农人为之看管,春秋农时向渊明报告。” [1] 袁行霈的学问,总体说我是佩服的,这里的解说我是相信的。本诗的标题里的“下潠”是地名。“田舍”,贵州本注释说:“靠近耕地的简易房屋,遇有农事时居住。” [2] 建有田舍的地块,可能距离陶渊明的家稍远一些。这首诗的第一句“贫居依稼穑”,无俸禄就算是贫居,依稼穑是靠农业收入维持生活。按照陶渊明的情形,显然是他经营农业,不必硬去理解成陶渊明自己亲自耕种。也有的书上直接解释“司田”为政府管理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员,那就不是陶渊明自己家的人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我觉得,陶渊明诗中能借用“司田”这一官名,很可能是指他家直接管理安排生产的人。此人管理安排生产,也管理那些纯粹的劳动者。过去我的家乡那些雇几个长工的富户,就有一个长工头,直接安排农业生产劳动。

陶渊明的《饮酒》是很有名。其中第十五首开头的两句是:“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这首诗总体是发一些感慨的,开头两句不过是就实事而起兴,引出后面的话来。故开头两句,显然叙说的是实事。我认为第一句是说他没有俸禄,无法雇些干活的人来。人工,历来常指计日付酬的雇工。因为没有雇来干活的人,陶渊明的宅院里的灌木疯狂生长,院子里荒乱的不像样子了。无论人们把这第一句这么具体解释,反正是没有人来把这些灌木清理一下,这个意思是谁也不好否认的。陶渊明自己呢,好像他的身份不是干这种活的人,只能听任灌木疯长。陶渊明每日里都干些什么呢?大约就是弹琴,看书,饮酒,写诗。陶渊明连宅院里的灌木都不去修整一下,还会经常去田里种庄稼吗?


[1] 《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撰,第163页。

[2] 《陶渊明集全译》,郭维森、包景诚译注,第140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