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森世界名厨学院专访】张勃:以茶修身,兼传天下。

(2016-07-07 08:35:32)
标签:

杂谈

众所周知,日式和菓子是日本饮食文化的象征之一

但是人们却忘了,和菓子的创意其实来源于中国

就像茶文化一样,起源于中国,却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渐渐流逝

文化的流失是一个民族最悲哀的事情


我在这期日式和菓子班中找到了一位特殊的学员

她是一名茶道师,也是一名茶道传播者

她说:很多日本文化的根都在中国,都源自东方,我们需要把它传承下来

雅集堂茶艺修身学堂创始人、国家注册茶艺培训师、国家高级茶艺技师、《中国茶经》主编……这些身份对她自己来说完全微不足道,似乎还没有一杯岩茶更具吸引力。

她是——张勃


http://mmbiz.qpic.cn/mmbiz/L6dSwtVib706sALNm31rjraMAm9p38wSEIuyzxdVKnV5N8ZibOduWM0J6YKHOBVEYSK3K87h9B9ibpK2eibjpA5aH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静静的坐在课堂上的她并不惹眼

也许你偶尔瞄到一眼,只会在心里嘀咕:嗯,有点上了年纪

即使是这样,她在我眼里依然是一个伟大的存在

直到我采访她和她面对面的时候,我才感受到

她的为人和她所创办的茶文化体系“静心茶道”是一致的


Q:您从事茶道师几年了?为什么要来学我们和菓子的课程呢?

A:我从业有十几年了。和菓子其实是属于茶点的一部分,我经常会去日本做一些茶文化的交流,我发现日本的茶点做的都很好,而中国的茶道却忽略了茶点的部分。中国的茶点还处在民俗阶段,经常会出现碎裂、掉粉等现象,吃起来很不雅观。茶点应该是配合茶性、季节、节日等因素,这样中国茶道才能更加完善。


Q:您从事茶道这么多年,一定很有感触吧,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A:我觉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茶道中学会了生活美学,不只是整体美,更重要的是每个细节的美。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提高生活品味,也都是从每个细节中得来的。


Q:您是自己开了一家学校对吗?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A:我在长春有一家名为雅集堂的学校,主要就是教大家茶道。我自己也研发了一套茶道体系,叫做静心茶道。我们有16门专业课程,面向全国招生的,除了华人以外,我们也经常会有美国人等过来学习。



http://mmbiz.qpic.cn/mmbiz/L6dSwtVib706sALNm31rjraMAm9p38wSE2oSM1ON0JHJESrvc8HWE8Diaj9dfpdebMGeyia20a9N8G4xfmjIx8kh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L6dSwtVib706sALNm31rjraMAm9p38wSExiaibribAPuDrUaCtn23UBDZrrvgGLKae0Lb5QgH6SusXOdjPmqpbgNic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L6dSwtVib706sALNm31rjraMAm9p38wSEue7EBESRuvhechRalejw9HcjnmOR0EXCC6aYBByUQibiccJpOWiamdWp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L6dSwtVib706sALNm31rjraMAm9p38wSEf0Gs6DLAZIfiazKSjyrsiajE4KDmfkicM564RCo7Xll6iaLiaYR9jWRtZQ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雅集堂一隅


Q:您觉得这次的和菓子老师怎么样?课程对您有帮助吗?

A:这次和菓子的课程对于我来说帮助很大。我是初学者,最怕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但是两位老师教的都非常细致,不仅教我们做产品,还会教我们做原料,初学者也能很好的吸收知识。回去以后我可能不会对原来的配方进行修改,我会对和菓子的形状大小进行一些调整,让它更加适合做茶点。


http://mmbiz.qpic.cn/mmbiz/L6dSwtVib706sALNm31rjraMAm9p38wSE3m8OyTEFXBxF0iaibSukmCQeDhbv1g9W0TOOBPM9XeyB2ApzsibvfYXV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有多少人曾羡慕古人陶渊明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人生有多幸运才能体会那样的悠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或许我们永远都没有勇气,放下一切,回归自然


张勃不是陶渊明,至少在茶这个领域,她是成功的

荣誉、头衔在她眼里甚至不如一杯茶来得重要

“静心”,也许这就是她想传播的理念吧

就像那句唯美的诗词

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