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丹熷扎拉
丹熷扎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49
  • 关注人气:1,4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皈依讲解第二十四讲

(2023-10-09 08:51:11)
标签:

佛学

分类: 讲法


皈依讲解第二十四讲
原文地址:皈依讲解
原文作者:丹熷扎拉堪布

大乘凡夫僧有了菩提心以后,接下来需要受持大乘菩萨戒

菩萨戒的传承有甚深派和广行派,佛陀传与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与龙树菩萨,这个是甚深派;佛陀传与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传与无著菩萨,这个是广行派。现在受菩萨戒只有这两种传承,按照哪个传承受菩萨戒都是可以的。最开始需要在上师面前受,然后自己可以天天受。发起了菩提心,进而受持菩萨戒,以自宗的清净戒律守护自相续,修学六度所摄的圆满、成熟、清净修行法门,住于见道以下的资粮道、加行道者都是大乘凡夫僧众。

按照这样来说,有菩提心的人都是我们皈依的对境,凡夫僧也包括在僧里面。这样有菩提心的人,受了菩萨戒,他是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都是僧,都是我们恭敬的对境。如果对这样的人诽谤、轻慢,会违犯皈依戒,这点大家必须要清楚,否则一切戒律的基础皈依戒就失毁了。

我们希求获得三宝的果位,这是要有次第的,不可能一步抵达佛果位。应先从四无量心开始,按次第地观修菩提心。《普贤上师言教》教授的方法非常殊胜,依其观修,不可能不生起菩提心。如果只是空有理想,而不依法实修,那永远也不可能生起菩提心。心情好的时候呢,偶尔生了个善念,随意帮帮他人,这定然不是真正的菩提心。如果按四无量心的修法来实修实炼,水到渠成,自然就会生起菩提心。有了菩提心,自己便加入了三宝的行列,成为真实三宝,这是多么的满足与快乐,对任何修行者而言,都应该是终极目标吧!自己变成了真实三宝,成为所有众生的怙主及依止处。

上师面前受持皈依戒的时候,口中称诵”皈依僧”的时候,其对境不是一、两个僧人,而是十方世界中所有的僧众;称诵“皈依法”的时候,其对境也是所有的法,同样“皈依佛”也是指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不是只皈依几尊佛。


这样随着自己禅修力的日渐增强与智慧力的不断增上,突然有一天,能取的心和所取的空性融为一体了,再没有别别相对的两个,以现量各别自证安住于无有能所取二法之相的法界真实。此即见道,证悟大空性,菩萨登于极喜地。实际上没有所见和能见为真实,分别为有能所二取则非真实,此绝对没有证悟空性,此理月称菩萨于《入中论》中已广泛宣说。

此理也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来了知,假如一个人乘船过海,当驶到大海中央的时候,船突然被海浪击碎。此时,真想有个东西可以抓,但是落入水中无处可抓,只能抓到海水,抓海水的结果只能沉没于海水中。同样道理,我们这样观修空性,真正现见空性的时候,你找不到任何的对境,心无处可依,所依只能是空性。真正见到空性的时候,除了空性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到达这样的境界时,心只能依靠空性,摄入空性,如沉入海水中一样,心消失于空性,和空性成为一体,此时即证悟空性,见到空性了。见到空性的一刹那,遍计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彻底消失了,虽然俱生的烦恼还在,但是此为非择灭,烦恼生起的因不存在,烦恼永不生起。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