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马夸兰-多肉植物花园

标签:
纳马夸兰南非多肉植物原生地多肉植物多肉花园 |
分类: 世界花园之旅 |

进入纳马夸兰地区,会发现“Succulent(多肉植物)”这个词随处可见。一般会出现在一些花园门牌,杂货中心的书籍展台上。当然,前提是在城镇里。

花园完全采用野生粗放管理,将部分品种聚集在一起后圈地标注名称,然后就随天气自生自灭了。当然,这些多肉植物们一般是不会死的啦~
因为都是从周边地区采集回来,气候、土壤、环境等都没有发生改变,植物也会很快适应下来,几乎没有虫害(压根儿没见过蚧壳虫是什么),不用太多的后期维护。所以我们养多肉这么辛苦是有道理的,国内养多肉不论是花园还是大棚,养护这个问题真的太头疼了。(环境、土壤、天气等有太大差异)
仔细分析了一下花园的情况,门票不贵,前来的游客也不算太多(前往纳马夸兰地区的游客本来就不多)。里面有一些多肉植物售卖,还有种子、光盘、少量书籍出售。配套很简单的午餐,没有住宿。所以收益并不多,在花园里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较年长的退休人员,年轻一点的基本都是自愿者。从这些情况看来,花园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更多是用于纳马夸兰地区的宣传,以及本地特有植物的科普介绍。这一点与我们国内的情况相差甚远。
===================================================
其实去年也来过这里,不过点背一直在下雨,果不其然后来进入纳马夸兰地区雨就没停过。

而今年再来到这里天气可好了~ 蓝天白云~ 哈哈~ 花儿们也开得好好。
一路上的风景也很美~ 主要还是人少吧~ 要是在国内,这样的花园估计早就被踩平了。
远处是一座山,看起来是不是很像城堡啊~

纳马夸兰这个地区,只要离开城镇,就是下面这样的画面。大部分是未开发保护区,一部分是私人农场,农业与畜牧业占主要。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南非的重工业都集中在哪里?

远处山上不用想,全是多肉植物啦~ 来到这里后真的没什么兴趣拍肉了
实在是太多太多

就在这样的高速公路上,我们偶遇过黑猩猩,站着路边跟我们打招呼一样目送我们离开。。。

Ramskop花园与其他自然保护区差不多,门口很小一个收费工作室,进来后自由参观就可以了。本地游客也有一些,还有妹纸专门来这赏花野餐的。这里还算小有名气吧,外地游客相对较多。我们抵达的时候正巧遇到满满一大巴车的日本游客。进门后是一片芦荟树+野花组合,里面夹杂了许多其他品种的芦荟和番杏。

一切的布置都那么自然,也难怪被称为野生花卉园。

进门不远处有一个可以休息喝茶的地方,是唯一可以午餐的地点,但是必须提前预约,并且如果迟到或者比预订时间晚到,午餐就没了。这里的人们还是蛮注重时间观念的。午餐也是由花园安排定制,不能点菜。在这里有种有钱也花不出去的感觉。。。

纳马夸兰这个地区,只要离开城镇,就是下面这样的画面。大部分是未开发保护区,一部分是私人农场,农业与畜牧业占主要。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南非的重工业都集中在哪里?

远处山上不用想,全是多肉植物啦~ 来到这里后真的没什么兴趣拍肉了


就在这样的高速公路上,我们偶遇过黑猩猩,站着路边跟我们打招呼一样目送我们离开。。。

Ramskop花园与其他自然保护区差不多,门口很小一个收费工作室,进来后自由参观就可以了。本地游客也有一些,还有妹纸专门来这赏花野餐的。这里还算小有名气吧,外地游客相对较多。我们抵达的时候正巧遇到满满一大巴车的日本游客。进门后是一片芦荟树+野花组合,里面夹杂了许多其他品种的芦荟和番杏。

一切的布置都那么自然,也难怪被称为野生花卉园。

进门不远处有一个可以休息喝茶的地方,是唯一可以午餐的地点,但是必须提前预约,并且如果迟到或者比预订时间晚到,午餐就没了。这里的人们还是蛮注重时间观念的。午餐也是由花园安排定制,不能点菜。在这里有种有钱也花不出去的感觉。。。

迅速解决完午餐后,开始四处巡游找肉。像这样大小的番杏,在南非是最常见的,路边绿化带,酒店门口,海边到处都是。开出的花朵也超级大~ 在国内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 感觉未来是可以用在国内绿化上的哟~ 颜色也有很多种。

天气不错~ 摄影小组也迅速开启拍摄状态。

这一路见过最震撼的就是芦荟树了,其实去年也看到很多,这真的是我见过最大的多肉



想想多肉能够长到这么大,也真是醉了。它们也都是依靠种子生长出来的哦--


像这样一颗芦荟树,从种子长起来大概要200年左右。


好难想象下面地上的就是它们的宝宝。。。童鞋们加油吧!把家里的芦荟都养成树来·

在花园里见到一种奇怪的芦荟,也是我第一次见,叶片上的纹路实在是太美了!而且也很大噢!这里的多肉植物只能用“大”来形容。


在休息区旁边有一颗无敌的帝王花树,比我们在南非国家植物园里见到的还大,也是醉了~ 之前对帝王花还不是太感冒,但从这次来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了。


遍地的BABY芦荟~

另一个角度看过来。

往山上走一段会发现一个龟甲龙森林,



这一株是看叶片才发现的。。。

游客身后的多肉植物,就这么随意的生长在这片大地上,对于我们这样天天除虫换土的人来说,只想死!

当然,这里的重点除了多肉植物外还有雏菊啦~ 也能够看到成片的花海,处处都是一幅画,随便一按快门就是一张屏保。



景天科银波锦属某物,在这里只能按属鉴定了,也是南非原生植物之一,在公路边悬崖上见到有很多。




眼前这么大一丛能猜到是什么吗~


在花园里还有几个区域,专门布置了各种各样的肉锥。虽说纳马夸兰地区生石花并不多,但肉锥主要都集中在这里。


这种番杏开花还是蛮震撼的~ 在其中一段公路上,路边全是这样的番杏,开车经过那段路时特别兴奋~ 哈哈!



这个估计大家都看不出来是什么了吧~ 半球星乙女,这种颜色的还是第一次见~

花式毛毛虫~

这棵也好美~ 看起来像孔雀尾巴一样~ 以前会觉得这类多肉植物好奇怪,现在反而感觉很美,不知道是不是审美观变了。大戟科,当然也是有毒的品种。




越往山顶走景色越美,雏菊也越来越少,多肉植物的比例开始增大。


远处的一对日本情侣

在一片平地之间突然冒出一棵芦荟树,有一种王者的感觉~ 不知道芦荟树算不算多肉植物中的王者呢。


在植物园工作了30多年的自愿者,常去野外考察,花园里的多肉植物大部分都是由她布置安置的。这次邀请成为我们的花园向导,对这里进行介绍,但大家貌似对多肉植物和花海的兴趣太高,每走到一个地方都可开始疯狂合影,听的似乎更少。于是乎就变成专属我的讲解,学习了好多知识




在山上某处角落的,我又发现了大面积的野生肉锥,国内这么一片估计会疯掉吧~ 并且和青锁龙的日晕共同生长在一起。这两个品种像是组队打怪一样,在好多个地区都有见到一起出现的画面。



长在石缝上的日晕


下午的日光非常柔和,拍花是最好的。不过雏菊们的脸都随着阳光改变,拍出来全是花朵背向相机镜头的。。。


下山后发现芦荟树区域的雏菊全都开放了,这时候看起来更美一些。

最后在花园中心里购买了许多多肉植物的种子,在外面架子上还有成株售卖,一盆大约12元人民币。说来也奇怪,这样的品种在路边绿化带和野外特别多,但是很少有见到挖的人。花园里售卖的都是在花园里繁殖生长的,大家貌似更爱到这里直接购买而不愿意去挖野生的。
前一篇:南非纳马夸兰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