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阿凡达星球-南非芦荟树森林

标签:
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原生地南非芦荟树阿凡达 |
分类: 旅行中 |

这个地区是此行中最意外的,因为我真的幻想了好久好久啊!(看过一些资料,但是一直不知道在哪里,植物的生存环境等具体情况也不清楚)没想到误打误撞,竟然真的来到了这里。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片野生芦荟树是全球唯一一处这么大面积的,除了纳米比亚部分地区零散的能够看到一些外,再也找不到密度这么大的地区了,在南非也只集中在这一个峡谷里。能够亲眼目睹,并且与当地的植物专家一同上山,了解这些芦荟树的习性,我觉得我们真的是太幸运了!
芦荟树,属于芦荟科,当地称为“箭袋树”。这个地区在南非名气不算很大,只有深入纳马夸兰地区才会偶尔遇到“箭袋树”的路标指示牌。就算是当地人,到这里来的也不是很多。因为这里属于保护区,完全无开发,正常情况下也是不允许游客上山的。(有保护站,必须在当地植物专家陪同,并且提前预约到许可才可以登山)如果不是爱好者或科研人员,一般游客只能远远拍照后离去。(周围最少100公里内都没有旅馆和饭店)所以来这里的人很少。
由于上午才看完纳马夸兰的花海,大伙儿在打鸡血后处于一种疲惫状态,都在车里睡得迷迷糊糊。在邻近这个区域后叫醒了大家,然后所有人都保持“O”的统一口型。
刚从地球最美的花海出来,又进入另一个世界,一个酷似阿凡达星球的地方。

路途中绕过一个山顶,从山上回望下去,这就是南非的景色。

公路两旁全是番杏科的多肉植物,多得真的都不想再拍照了


抵达阿凡达星球后,能够看到远处山上稀疏的几颗芦荟树,为了保护这个区域,旁边全部都用栅栏围起来,大家这时最想知道的是一会能不能爬上山拍照。


邻近后发现,山上只有芦荟树。。。而且,好多。。。

好奇怪的感觉,中间的岩层是沉积岩,并且以页岩为主,运气好的话还能够找到化石噢!



只能远远的看着。。。

用长焦镜头拉近后拍了一张

抵达观察站后,植物专家带领大家开始上山啦~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心里的石头才落地,哈哈!不算白来~






在前往山上的路边发现了一个岩层剖面,全是像书页一样的页岩,这个我还算熟悉啦~ 寻找了一下没有化石的痕迹。植物专家介绍说以前部落里的人用这些石头来书写,然后示范给我们看,于是我就这样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一路上都是弹簧草,这个品种在国内也比较常见了吧~ 在这里同样是野草。旁边生长着的就是地被型番杏,花期在3-4月,9月只会少量开一点点,之前查阅的一些资料9月大量开花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所以还是要多到原生地亲自看看才能更加的了解多肉植物们呀!
所以这次回来后计划恶补一下英语,明年自行前往,多呆一段时间,和植物专家一起好好学习了解这些多肉植物的习性以及在当地与动物、人之间的关系。



山上最大的依旧是芦荟树,生长在周围的灌木是一种带刺的番杏,能开出粉色的花朵。


旁边也有一些死掉的,奇怪的是死掉的芦荟树非常轻,下面图片里那么大一棵,一个人就可以单手轻松的举起来。这个地区据说几乎全年无雨,所以芦荟树死掉后枝干内部的水分很快就会挥发掉,剩下的壳就变得十分轻巧。古人就用这些干枯的枝干作为箭袋(枝干干枯后呈中空状态),因为背起来非常轻巧,枝干纤维度较高,也不容易坏掉,便于携带更多的箭。所以才被称为“箭袋树”





山上最大的依旧是芦荟树,生长在周围的灌木是一种带刺的番杏,能开出粉色的花朵。


旁边也有一些死掉的,奇怪的是死掉的芦荟树非常轻,下面图片里那么大一棵,一个人就可以单手轻松的举起来。这个地区据说几乎全年无雨,所以芦荟树死掉后枝干内部的水分很快就会挥发掉,剩下的壳就变得十分轻巧。古人就用这些干枯的枝干作为箭袋(枝干干枯后呈中空状态),因为背起来非常轻巧,枝干纤维度较高,也不容易坏掉,便于携带更多的箭。所以才被称为“箭袋树”

前一篇:纳马夸兰-多肉植物花园
后一篇:南半球观星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