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纳马夸兰国家公园

标签:
多肉植物南非纳马夸兰花海多肉植物原生地 |
分类: 旅行中 |

今年的南非纳马夸兰之旅可以给自己画上一个句号了。
这个梦想始于2012年3月,当时养多肉才不到2年,正是最疯狂的时期,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纳马夸兰”这个地区。后来又看了BBC相关纪录片《非洲沙漠花园》,然后这里就成为了我此生梦想之地。为了前往这里亲自感受一番多肉植物的震撼,在网上也查找了很多资料,询问了一些旅行公司,都没有结果。这些地区当地人去的也不多,并且传言中的南非治安不是很好,这让“纳马夸兰”一词对我来说变得更加科幻。
有时幸福就是来的太突然,在2014年5月偶然结识了@北京非洲中心 Tracy
,才得知她在2011年组织了一次纳马夸兰的花海行,让中国花友第一次踏上这片地区。得知这些情况后兴奋不已,和Tracy稍作沟通后立马就定下一定要在秋天前往一次,然后就开启了我的追梦之旅。
因为纳马夸兰是一个非常大的地区,想一次走完是不可能的。并且花海只有每年8月20日-9月20月左右短短一个月时间会出现,而这个季节正是南非的春季,也是全年里唯一的雨季,所以“运气”成分变得十分重要。去年前往纳马夸兰运气就差了一些,一路大部分时间都在下雨,最后进入纳马夸兰区域时雨依旧未停,所以一点花海的迹象都没看到。不过我们一行都十分开心,因为这个地区给我们一种无限的神秘感。而我也在去年的旅行中不停的收集当地气候与植物相关的资料,这里对我来说来一次是远远不够的。
今年的纳马夸兰之旅是根据去年路线的总结后,按照我提出的要求让Tracy专门定制的。一路上与当地的植物专家和动物专家同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地情况,特别是与多肉植物相关的知识。期初对纳马夸兰的花海并没有抱太大期望,甚至对寻找多肉植物也没有抱太多幻想,结果真的没想到这次会这么好运,短短15天的旅行把我之前所梦想的,还有没想到的全部实现了。太阳神也眷顾我们,走到哪里就天晴,我们一离开就开始下雨,一路都是花儿的笑脸在陪伴。所以感觉这次可以完美的给我的纳马夸兰梦画上句号。在最后几天甚至有巨大的失落感,觉得幸福来得这么快,自己还没有努力做过什么就得到了,有种人生圆满的感觉。
这段旅行可以正式的对我前半段人生告别。
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开始。
===============================================================
所以回到家后我最想写的是《纳马夸兰国家公园》,这是我们中后段旅程前往的地方,也正是BBC里拍摄纪录片的地点之一,我的梦想之地。这里与我之前所想象的完全不同,原本以为大家熟知的生石花都集中在这里,能够看到大片的生石花花海。经过与植物专家们的交流和自己的寻找发现,这里并没有生石花的踪影。也许在野外某个区域会有一点点,但绝对没有那种大面积出现的画面,因为南非的保护区面积实在是太大了,不可能把野外的每片土里都走遍。
当然这里依然有许多其他品种的多肉植物,花海里所看到的大部分还是以番杏类为主。而我们所看到那些红、黄、蓝、橘黄、白、粉,五彩斑斓的花朵大多是雏菊类,并且每年花海的颜色都会有所改变,动物迁徙、洋流、风向都会改变这里花朵颜色的比例,也正是这些自然因素造就了现在的上帝后花园,一副每年都会改变的油画落在了这里。
如果选择从开普敦直接驾车到纳马夸兰国家公园可能需要8小时左右,所以我们被安排在中间的一个小镇上居住。清晨6点就起床出发,大约驾车4-5小时才抵达。而这一路上和国内不同,并没有太多房屋建筑,感觉就像在荒漠里奔跑一样,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保护区或者私人领地。虽是国家公园,但这里也并没有进行开发,只是修了一条公路供游客进入,公园内只有很小很简单的一个可以坐下来咖啡,简餐的餐厅,其余的全是自然景观。并且在花丛中还有许多野生动物,有斑马、瞪羚、陆龟、猫鼬等等。

进入公园前有一片蓝色的花海,只有这片是人工种植的,不清楚是种植的什么。不过南非香草、药材是非常丰富的。这里的鸟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完全不用打农药,强烈的日照与温差让水果也变得很好吃。

国家公园大门就这么简单,小木屋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

已经能够看到右面的花海啦!

同行的保护区管理人员。

进门后就能够看到大片的彩色花田,天空中一朵云都没有,老天爷真的是太眷顾我们了!

景区内其实是禁止游客踏入花海中的,被抓到会罚款,只要拍下对方的车牌号和作案图片交到门口即可。不过里面也有专门为游客开辟的花海小道儿,一些花儿稀疏的地方也还是可以踩下去的,于是乎我们就开始钻空子,摆角度。



这里的花儿很神奇,会随着阳光的方向移动,所以一天里花朵们是会转头的,上午与下午在同一位置拍出的照片是完全不同的!很有趣吧!如果太早(上午11点前),花朵是不开的,全部呈包裹状态,温度太低也不会开花,日照时间不足不会开花。所以一下次达到这么多条件,我们是不是幸运爆了呢~


好想在这里的树下找一块草坪野餐一番



是不是有同学在问:多肉在哪里?


这时候因为比较早,温度也低,花朵还没有打开,所以看起来比较稀疏。花朵开放的最佳时间是每天中午1-3点,错过这个时候就只能再等一天啦!如果只能来一天,就只能等第二年啦!

小伙伴们疯狂的冲过石头堆拍花海。

注意到橘黄色里的绿色植物了吧!那就是多肉,番杏科,不过这个数量还算比较多的品种,只开淡黄色花朵。

一路驱车前进,全是橘黄色的花海,都是雏菊类。公路边星星点点淡黄色的花朵是酢酱草的,哈哈~ 还不知道吧~ 酢酱草的原生地也在南非。

我们的萧萧童鞋还蛮上镜的~(保护区里唯一的餐厅,门口就是花海



中午大家在餐厅简餐,咖啡。坐着往外望去,真的想醉死在这里。

这是多么奢侈的餐厅啊~

我相信很多人到了这里,只想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呆一天,一杯茶足矣。

铭子童鞋教会了我逆光拍摄花朵大法,哈哈~ 太美了~

人美,花美

上面两张照片是这样拍粗来的
噢!面前就是一株野生大芦荟。。。

我们的向导Kevin也控制不住了,原本告诉我们时间比较紧张,先不要下车,等转一圈看看,踩好点再慢慢看。结果他自己冲下车到处拍照
司机!我们的向导大人!你的节操呢!

这是多么奢侈的餐厅啊~


我相信很多人到了这里,只想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呆一天,一杯茶足矣。

铭子童鞋教会了我逆光拍摄花朵大法,哈哈~ 太美了~

人美,花美


上面两张照片是这样拍粗来的


我们的向导Kevin也控制不住了,原本告诉我们时间比较紧张,先不要下车,等转一圈看看,踩好点再慢慢看。结果他自己冲下车到处拍照

对于在南非长大,并且一直热爱着各种户外运动(骑行、摩托艇、登山、蹦极、跳伞(看到他跳伞自拍的图片时,我真的崩溃了,这家伙竟然这么能玩!))的Kevin来说,这里竟然第一次来。

大江同学的工作照剪影
重点在车窗外。小伙伴们一遇到这样的花海就真的失控了,车上一顿“我C!我Qu!”


这个画面喜欢么,人要是走进去比灰尘还小。

这时候温度上升,日照充足,花朵都打开了。



找到一个制高点,风大的不要不要的~ 体验一把非一般的感觉~

远眺~ 发现花海中有一段粉紫色的花了吗?

路边发现了一种虫子,看起来像蚂蚁,但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蚂蚁啊~ 有人知道是什么吗?吓死了!把脚放过去对比拍照时,虫子就转头往鞋子的方向跑。。。
对于害怕昆虫的人来说太吓人了!


袁老师拍到的猫鼬,这货简直太难发现了!还有专门放哨的,发现人立马就全部开闪。。。

酷酷帅帅的杨老师

师徒三人一路南下取肉经


花海中可供游客行进的小路~


终于看到多肉了吧~ 这类真的太多了,到处都是。

这个大沙堆好多好多,开始以为是猫鼬的,后来才知道是蚂蚁窝!!!这里也是食蚁兽经常出现的地方~

萧萧眼力只有花海~
特别满意这一张照片~
真的太美了~


真的完全看不够~


下午Kevin带大家在路边一起花园下午茶,虽然只有不到1小时短短的时间,但也很满足了~


大江同学的工作照剪影



这个画面喜欢么,人要是走进去比灰尘还小。

这时候温度上升,日照充足,花朵都打开了。



找到一个制高点,风大的不要不要的~ 体验一把非一般的感觉~

远眺~ 发现花海中有一段粉紫色的花了吗?

路边发现了一种虫子,看起来像蚂蚁,但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蚂蚁啊~ 有人知道是什么吗?吓死了!把脚放过去对比拍照时,虫子就转头往鞋子的方向跑。。。



袁老师拍到的猫鼬,这货简直太难发现了!还有专门放哨的,发现人立马就全部开闪。。。



师徒三人一路南下取肉经

抱歉由于可踩空间太小,跳得不太优美。。。手扶帽子也不是为了模仿Michael
Jackson,真的是风太大了,帽子会飞。。。


花海中可供游客行进的小路~


终于看到多肉了吧~ 这类真的太多了,到处都是。

这个大沙堆好多好多,开始以为是猫鼬的,后来才知道是蚂蚁窝!!!这里也是食蚁兽经常出现的地方~

萧萧眼力只有花海~



真的完全看不够~


下午Kevin带大家在路边一起花园下午茶,虽然只有不到1小时短短的时间,但也很满足了~

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前一篇:《和二木一起玩多肉II》出版啦!
后一篇:纳马夸兰-多肉植物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