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装汉服的外延思考暨非仪典性疏辩

(2024-05-09 14:11:25)
其实无论唐装还是汉服在当下并无清晰的分界 我们一般皆理解为出自戏剧服饰的翻版 区别或可从头饰看出 但多为宋明之物 五胡内迁或带来便于骑马的短衣紧裤角的装扮 可并未对士大夫为主流的唐宋明有多大冲击 反倒是左右衽之分形成了胡汉衣装的区别 在一些画作及陶石俑的人物认定中 上衣的左衽右衽便做为直观的参考依据 近代戏剧多以宋明服饰为样本 区别在头饰(包括帽子) 而我们现在的汉服 明显忽略了头部饰品 我们有时认为睡袍就有点象古服 左右一抿系一腰带 与简便的和服相类似 亦有说和服源自吴服 僧服与道士服仅从外部样子看貌似如此 区别在于外饰染色 由此引伸有景区拒绝(自称)穿吴服的女生入内 即这样一件简单的大袍 判别的依据为什么 或者说有没有区别对待的必要 曾看过祭孔大典的纪录片 奉祀仪典服装或为古传承延用 但非大典的简宜便装许才是多数人的选择 而汉服并非是筛选的结果 或者说日常服饰的选购分类并没有汉服 唐装或为外来语 说句实话我们更倾向于民国的旗袍大褂的外部称谓 现在人的大衣都没有大褂长衫的痕迹 可见国人穿着的改弦易辙之彻底 也可以说我们称为褂子的衣服才具有族群地域特征 但时不待我 这和落后与先进 繁琐与简便无本质关联 哪与什么有关系 观念 就象你穿件汉服时的状态 有别于平常一样(入戏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