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投资的第一性原理看平安银行
(2017-12-21 11:08:17)
虽然重仓平安银行,但我一直没谈。大多人的习惯,是量化。而投资平安银行,我的根本逻辑是定性。
(一)
平安银行的数据,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根源就是平安银行“今非昔比”、“脱胎换骨”、“面目前非”
此外,所有的数据,都是滞后公司变化的,这个滞后性,从银行的行业来说,是几年;从变革性的企业来说,也要几年。
所以,只能定性。
(二)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就是要用大道至简的方式,找到企业成长壮大的源头
这个源头,首先是企业的基因,是发展的环境。
(三)
平安银行的基因是什么,回归本源,就是平安的文化,平安的文化是低风险高利润的文化,是创新的文化,是高执行力的文化,是用未来定义今天的文化,是慢工出细活的文化
(四)
慢工出细活的说法,我以前举过寿险的例子,举过产险的例子。甚至举过证券的例子。平安证券,原先的模式不适合,平安就推到重来,这个推到重来,就是慢工,慢工首先是不怕错,不拖延。
(五)
平安银行怎么做的?我说它是慢工?
第一步,平安银行先做了重大的战略大调整。这个调整,江湖震动。
第二步,是根据战略目标,不只是大幅度的调整了管理层。人在事先。
第三步,是在零售的突围,科技上的加码,对公上的压缩,历史不良的清收……在几个关键点雷厉风行。
第四步,是在前进中不断调整,不断试错,慢慢形成未来的商业模型
第五步,也就是几年之后,我们才能看到的业绩。
大多人只看到平安的第三步,觉得很快,但前有战略,组织架构作为基础,后有试错调整,发力的同时不断修正。
(六)
慢的是业绩,快的是执行力
慢的是商业模式的形成,快的是一往无前的姿势
数年之后,平安的零售业务形成之时,低风险高盈利的模式形成之时,每股盈利稳健上升之时,回望今天媒体的喧嚣,投资者内心的上下起伏,都是平安银行前进时候的背景。仅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