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方债和房地产贷款,银行的不良尚未开始暴露

(2014-09-04 18:05:08)
标签:

股票

上半年上市银行核销不良贷款656亿元,约为去年同期的2倍。但银行的不良,目前只是出于暴露的前夜。

 

(一)

银行研究的重点之一,是银行的不良到底有多少。但目前投资者要么回避讨论,视而不见;要么由于信息,能力,精力的不足,无法深入探讨。

 

目前银行的报表,只能看到不良区域上的蔓延,除了“重灾区”长三角外,不良风险的势头开始不断向珠三角、中西部地区蔓延;行业上,主要也是体现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两大行业。但对于未来的重灾区,市场忧心忡忡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银行的报表依旧显示得非常优秀。地方债长期不良为0,房地产贷款无新增不良。

 

不良不暴露,不代表它不存在。一年不暴露,就会积累到下一年,欠债总是要还钱,只是时间的不确定罢了。原先计算过,假如地方债每年的不良和其他行业一样,每年百分1,那么,这些地方债的不良这些年积累下来,至少也是5000-10000亿的不良等待核销。房地产贷款也是这样,房地产商总是要消失一批的,只要天朝房价不是永远上涨。

 

此外,还有银行的同业资产中,目前来说只有兴业象征性的计提了一点点。但很明显,变相的贷款并不意味着不产生不良。

 

(二)

因此,所谓的银行几年几倍的预测,大多是股民的自娱自乐,并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当然,在市场上,也没有机构会去认同这些,机构们至少大致知道,银行的资产质量要如何评估。股民们有些时候的痛心疾首更多是一种一厢情愿罢了。

 

(三)

由于持有平安,因此会不间断的关注银行。

从保险的角度来说,一是不能有灾难性的事件发生。因此,更多的配置选择的是有国家信用的银行。

从保险的投资角度来说,假设银行目前价格买入,长期的回报是百分7。这里有两个限定,一是回报率,二是持有时间,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从我个人而言,我的假设是每年7-10,持有5-10年的平均回报。因为没有精力去研究银行的不良,只能中性的毛估。说中性,意思是不是悲观的,也不是乐观的。

虽然我很希望悲观的估计,银行的长期受益有7-10,但我觉得这是中性的。我们终究不能以自己的愿望去凌驾于理性的投资之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