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知难?行难?或者都难
(2013-04-02 15:49:01)大幅低估的股票,每年回报是百分8。9年后,你仍然以目前的收益转手,9年翻一倍,接受吗?
如果再考虑到大多人进行价值投资的时候,高估了自己投资的标的。那么,价值投资者为什么这么少,就清楚了。
(一)
这世界上最大的误会,就是认为低估的股票必然很快上涨。
低估不涨是正常的,低估就涨才不正常。
股市最大的认识偏差,就是不知道股市的合理估值,只有百分6。
同时,股市最大的预期偏差,就是认为其他投资者,愿意接受百分6的年收益。
很多人在股市中煎熬,是他们持有每年收益百分6的股票。
更煎熬的,是他们持有每年百分8大幅低估的股票。
同时,社会上大多资金的年收益目标,是百分15。
所以,当大多人不想持有四大行股票的时候
这个股市内在的逻辑,就不是每年百分6(甚至百分8)可以接受的股市
因此,股票双向波动的可能性都“机会均等”。
(二)
当然,我们都知道有几类资金会接受股市的合理收益率
第一、储蓄类资金。但大牛大熊的股市,把这类对股市不了解的资金搞怕了。他们看到的不是每年百分6的收益,他们看到的是买入可能亏得精光。
第二、保险资金。毫无疑问,每年百分6的投资收益,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高于它们的投资收益假设的。但股市的癫狂,使得保险资金运作的难度加大,甚至影响到正常的业务运转。因此,12年底,四大保险公司的股市投资配置都出现了下降。
第三、养老金。养老金对于一些人来说,越不规范他们个人的利益越大。收益高低,他们能分成么?所以养老金入市是必然的,但过程的艰难同样也是必然的。
(三)
低估会有多久?这个问题实在不好说。
巴菲特实现低估的路径。我们看到有很多的手段。比如吃下一家公司,把这家公司分拆卖掉;或者控股一家公司,让这家公司持续高分红。或者直接要优先股,不参与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游戏。等等等等。
一切皆有可能。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自我保护的方式只有两条,第一、是等待股价出现不可能价格的时候买入。(股票能够4折买入,这本身就很不可能,安全边际本身就是不可能事实后的概念)第二,合理预期。投资的初期,就设定自己的投资周期,比如,等三年五年十年。那么,只要经济不走下坡路,就会有牛市,5年10年就会有一次兑现的机会。
(四)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投资者如何保护自己,就是尽量低的买,同时拉长持有的预期。